《小二黑結婚》這部作品描述的是兩位相愛的人小芹與小二黑,他們不屈服于舊社會的婚姻制度,打破舊觀念,只為了獲得婚姻自由的故事,也反映出在黨的領導下邊區生活的創新以及婚姻自由的制度創新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趙樹理自稱這部作品是問題作品,從小說的命題就揭示了作品的問題,同時這也是趙樹理在農村生活下的真實寫照和遇到的真實問題,一旦處理不好,便會影響工作。《小二黑結婚》不僅展示了新的婚姻自由政策,而且還展示了舊的制度并沒有被取代,另外還批評了鄉下干部身份混亂等問題。通過小說能夠看出趙樹理是有特色的革命作家,小說的目的是揭露當時的社會問題。
一、小說體現了革命思想和現實主義精神
趙樹理的作品通常具有革命思想并體現現實主義精神,能夠繼承傳統并進行創新,重點反映在農民角色的描述上。趙樹理是農民出身,非常了解農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他的行為常常是從農民的角度出發。所以通過趙樹理的作品,我們能夠讀到接近現實的農民生活和情感。這與其他作品的小資產階級套在農民形象中是大不相同的,趙樹理對農民的描寫有自己獨特的視閾和寫作特色。
第一,趙樹理的作品是為農民而寫的,更貼近農民的生活,以獨特的視閾擁有更多的農民讀者,不像“五四”時期的作家那樣以低姿態來描述農民。在趙樹理的小說中,農民形象和其他形象一樣是同等的,作品靠近農民,能與農民進行溝通,所以他的小說也更加貼近農村真實的生活,這也正是趙樹理區別于其他作家的特征,正是如此,農民在趙樹理筆下的形象也越來越鮮活。
第二,趙樹理筆下的農民形象有兩種典型特征,一是像小二黑和小芹一樣的新農民,是黨領導的新農民形象,另外一種是以三仙姑和二諸葛為典型的代表舊社會的人物形象。小二黑和小芹是在黨的新政權領導下為了他們的愛情和婚姻自由勇于反抗舊社會制度的新農民代表,他們主動追求幸福,遭到舊社會勢力的極力阻撓,這種舊勢力強權的代表是金旺兄弟以及上面提到的舊社會代表人物三仙姑和二諸葛。新政權沒有向舊勢力低頭屈服,展現出新農民在黨的帶領下的形象。而作者通過三仙姑和二諸葛也將舊勢力的形象鮮活地展現出來,使讀者感受到舊勢力的無知和愚昧。比如,趙樹理在描寫二諸葛時,說他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人斗不過天,信奉“人的命、天注定”的宿命論。二諸葛擔心自己的兒子,擔心小芹克夫,還專門預備童養媳。另外,趙樹理還描寫了二諸葛的無能和膽小怕事,不敢與強權抗爭。趙樹理將這兩派人物代表描寫得活靈活現,但并沒有將反面人物形象塑造成可惡的角色,而是讓讀者感受到農民的質樸、天真。通過這兩派農民形象,我們也能夠感受到趙樹理獨特的寫作方式。
二、 小說對悲劇人物的抑揚
在《小二黑結婚》這部作品中,三仙姑的形象是從悲劇轉向喜劇的,也就是新形勢和舊勢力的轉變。趙樹理在刻畫三仙姑的形象時,都是善意的諷刺,體現出作者的人文主義精神,也正是趙樹理的這種作風成就了他的這部小說,因為這正是區別于其他作者的小說,趙樹理是真真實實地了解農村,了解農民的。三仙姑開始是以反面的形象出場的,慢慢經過時間的洗禮,成為長輩的角色,這個時間的轉變讓她產生了危機感。作者將作品從悲劇描寫成喜劇,也表現了革命作家高超的創作手段。趙樹理深知要想創作好的作品,一定要尊重事實。一個好的作家要通過自己巧妙的語言進行描述,而不是篡改。在文學史上,托爾斯泰雖然厭惡馬斯洛娃,可是他沒有否認馬斯洛娃的純潔;巴爾扎克欣賞貴族生活,但沒有杜撰,最終也是讓貴族沒落消亡。所以通過大師們的創作,對現實的尊重,也能夠看出我國著名革命作家趙樹理尊重現實,善于通過追求自由婚姻的阻力來推進小說故事情節的發展。
趙樹理在這篇小說中運用了大量的文字描述了三仙姑和二諸葛這些人物的稱謂來歷,其描述不僅體現了新農民追求愛情自由,也反襯出作者的反封建思想,小二黑和小芹的愛情受到二諸葛和三仙姑的極力阻撓,再加上金旺兄弟的阻礙。作者在描寫二諸葛的人物形象時極力將其迷信思想展現得一覽無余。他捆綁了小芹和小二黑,還進行了占卜,得出魂不附體的迷信結論,口中還振振有詞。這些細節都是趙樹理的別有用心,具有深刻的含義,與轉變之后的二諸葛形成鮮明的對比,也體現出趙樹理創作水平的高超。同時也反映出作者描寫手段的目的,小說反封建的思想源于作者成長于封建農民家庭環境,作者曾參與封建道門的太陽教。在黨的指引下,趙樹理的思想覺悟提高,走出了迷信,成為真正的革命戰士和革命作家,他能夠反封建,也表明他的巨大進步和自我超越。趙樹理為了不出現岳冬至的悲劇,所以將反封建融于文學作品中,因而在其小說中小二黑的命運改變,獲得了想要的婚姻。但這些成功必須在人民能夠當家做主的條件下才得以實現。所以,趙樹理的作品成功不是偶然,因為新社會并不是去消滅舊社會,而是將糟粕去掉,將不合理、不規范的秩序消除,促進社會發展。對于舊勢力的悲喜劇轉換,也反映出趙樹理希望農民能夠改變頑固思想,能夠與時俱進,但也反映出作者趙樹理面對人的多面性上不夠仔細,忽略了其形式而造成小說事實的夸大,也影響了他作品創作時的寫作風格和特征,小說不具客觀性而演變成宣講意義的文字工具,主觀太強也會造成事情的客觀性弱化,失去小說的實質意義,也就不再是現實的真實寫照,形成欺瞞和掩蓋,也就真的成了文學創作的悲劇。
三、小說中的愛情從人物形象到
故事結局都有了新發展
在我國封建社會里,婚姻是包辦婚姻,聽命于父母,不能自己做主。我們通過閱讀“五四”前的小說也能夠深有體會。在以新文化為代表的五四運動之后,代表人物有曹禺、魯迅、巴金等作家,他們在作品的創作上描寫婚姻的內容有了對老舊制度和觀念的挑戰,在當時的社會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其內容和思想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盡管這些作家的作品描寫了主人公對愛情和婚姻自由的向往,勇于面對和挑戰舊的社會制度,但是主人公基本上是有社會地位、有知識文化的人群,而不是趙樹理筆下描寫的農民形象,后來陸陸續續出現一些描寫農民愛情婚姻的小說,例如《駱駝祥子》《阿Q正傳》等,這些小說盡管描述了對舊勢力的反抗,但在追求幸福的結局時都是以失敗收場。
《小二黑結婚》就是在新政權下,通過新農民形象來追求自由婚姻的小說,并且與以往不同的是,小說中農民抗爭舊勢力的結果是勝利的,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前無古人的。這部作品的創作與新政權的建設和黨的領導有密切的關系,通過《小二黑結婚》這部作品,農民青年男女獲得了婚姻自由,家長不再約束子女,也表明了黨的政策在農村得以開展并取得勝利,讓農村的青年男女獲得了追求自由戀愛的權利,也有了新的婚姻觀念。所以從愛情和婚姻的角度來看,《傷逝》這部作品盡管男女主人公為了自由的婚姻反抗斗爭著,但結局不是成功而是失敗,是一部悲劇小說,但是《小二黑結婚》描述了農民在爭取婚姻平等自由的結局中勝利了,是一部正劇小說,由此也能夠看出,在過去的20多年里中國革命終于走向勝利,也體現了作者創作的與時俱進思想。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描寫農民在新政權的帶領下思想和行動的變化,贊揚了農民為了爭取婚姻自由而不斷抗爭的品質,所以這部小說深入現實生活中,讓農民讀者能夠產生共鳴而大受好評。很多地區將這部小說改編成戲曲文藝進行演出。由此,小二黑這個人物形象一直成為新時期的代表典型,它證明新形勢打破了封建思想,象征著自由的追求。這部作品也展現了新的政權取得勝利是農民追求幸福的根源,只有翻身當家做主,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以小芹和小二黑為典型代表的新農民形象取得了愛情的勝利和幸福,也體現了新的事物代替舊的事物,一切阻止社會進步、阻止人民腳步的行為都將受到懲戒。所以《小二黑結婚》不單純是描寫故事內容,而是具有更加深刻的內涵和思想。
四、結語
《小二黑結婚》這部小說在中國文壇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當時也轟動一時,因為它是毛澤東講話的體現,在當時受到廣泛地宣傳,也算是寫實的小說。如今我們再次評論這部小說,重新審視,會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發,也對當時當地的群眾生活有了深刻的理解。
[參考文獻]
[1] 楊永華,周田坤.《小二黑結婚》的幕后故事[J].黨史縱橫,2011(08).
[2] 黃奇石.紅色歌劇經典啟示錄——從中國音樂學院復排《小二黑結婚》談起[J].中國戲劇,2011(07).
[3] 游之.《小二黑結婚》——讓中國歌劇接接地氣[J].歌劇,2011(07).
[4] 陳蔚.在懷舊中體味驚喜,在經典中追尋創新——《小二黑結婚》感悟[J].歌劇,2011(07).
[5] 尹雪峰.感悟中國民族歌劇的真諦——走進《小二黑結婚》[J].戲劇文學,2010(05).
[6] 劉愛珍.歌劇《小二黑結婚》的音樂創作分析[J].藝術教育,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