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涵閘工程是水利部門防洪排澇、抗旱灌溉等方面的重要工程,必須對其進行科學管理。除了要加強平時和定期的養護維修外,合理的控制運用就顯得非常重要,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確保工程安全,充分發揮工程效益。
關鍵詞:涵閘 工程管理 控制運用
建國以來,宿州市修建了數量眾多的水利工程。目前,全市共有大中小型涵閘1157座,其中:大型涵閘7座、中型涵閘73座、小型涵閘1077座。這些涵閘工程在歷年的防洪、排澇、抗旱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是全市防洪、排澇、灌溉等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確保工程安全,充分發揮工程效益,所以對涵閘進行科學管理,合理控制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1 涵閘工程的管理
1.1 閘門的管理 ①閘門啟閉由管理單位專職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多孔閘門啟閉要有專職的操作工和觀測人員,固定崗位,明確責任。②應擬定閘門啟閉運行方案。
1.2 啟閉機的管理 ①啟閉機必須要有限位開關裝置,避免閘門已關到底或開到頂時繼續運行,發生損壞事故。當閘門運行接近最大開度或接近閘底時,要減速運行。嚴禁利用閘門自重自由降落關閘。②電動閘門啟閉機應有啟閉措施,以便在系統電源中斷的情況下能保證閘門的啟閉,如采用電動、手搖兩用的啟閉機,安裝備用柴油機或柴油發電機組等。
2 閘門和啟閉機的養護維修
閘門和啟閉機是涵閘工程發揮效益的關鍵性設備,它不僅關系到涵閘能否正常運用,而且關系到涵閘及其上游的防洪安全。因此,必須注意養護維修,使它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況。閘門、啟閉機的養護維修包括經常性養護和定期維修。
2.1 經常性養護 ①要經常清理附著在閘門上的水生物,以及漂浮在閘門附近的雜草和污物,避免腐蝕閘門。要經常清除閘門攔污柵前的雜草和污物。②要及時清除門槽部位的雜草、雜物,必要時要進行水下清障,以免卡塞閘門。③啟閉機械要經常擦洗,保持清潔干凈,傳動部分要經常加注潤滑油。④機電設備、動力線路等均應經常保養,做到安全可靠。
2.2 定期維修 ①鋼閘門的防銹、防腐處理鋼閘門常用的防腐蝕措施為涂料保護。刷涂料前應認真做好表面除銹,用人工鏟敲或鋼絲刷除盡舊漆、鐵銹、銹斑、油污和灰塵,然后用松香水或松節油刷洗一次,使全部露出來白色的金屬本色,并保持干燥和一定的粗糙度,最后再刷涂料。水工鋼閘門所用涂料分底漆和面漆,底漆主要起防銹作用,常用的有環氧富鋅底漆或紅丹乙烯防銹漆,一般涂刷兩層;面漆主要是保護防銹底漆不直接外露,以延長其壽命,并要求有一定的裝飾作用,常用的有瀝青船底漆和氧化橡膠鋁粉防銹漆等,一般也需涂刷兩層。涂料在涂刷時需添加涂料重2%~3%的稀釋劑(松香水、二甲苯等),使其達到適宜的稠度,以利施工操作。②閘門部件的維修。平面閘門的活動部件應定期清洗,經常加油潤滑。止水用的橡膠和木料如有磨損、斷裂、老化,應定期維修,損壞的要及時更換。
3 涵閘的控制運用
涵閘的控制運用主要是按照規劃設計要求,發揮涵閘建筑物的最大效益,在控制運用中必須保障建筑物的完整及安全。涵閘的控制運用,必須遵照管理規范,管理人員要熟悉涵閘建筑物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項。
3.1 規定防洪排澇和抗旱的工作水位 根據原設計規定的水位,近年來市防指參照歷年水情,確定了新的(汛期和非汛期)泄水和蓄水高程。汛期控制做到,根據水情預報,提前防水降低水位,騰空河槽和庫容,以利于防洪排澇。
3.2 規定上游最高水位、最低水位,下游相應的水位及下游落差 規定最大泄洪量及下游相應的最高水位,在最大水位宣泄下游不遭受沖刷的最小流量和相應最低水位。
3.3 泄洪不超過設計流量 行洪期間要注意涵閘建筑物上下游水位變化,發現漂浮物(如污物、柴草、浮冰)要及時清除。
3.4 涵閘的啟閉要求 ①閘門啟閉靈活,開閘時閘門不應長期處于震動狀態。②開閘過程中,不應導致閘門下游的沖刷破壞。③建筑物安全無損,閘前壅水高度不能超過設計水位。④啟閉時發現啟閉不靈,聲音異常等失常現象,應及時檢查處理,不要強行操作,以免毀壞設備部件。⑤啟閉前應對啟閉機、電動機、鋼絲繩、閘門、輸電線路、電器開關等進行檢查,閉閘時應注意閘底碎石等障礙物,以免關閘不嚴。⑥安全隱患排查。宿寧市大多數涵閘建于上世紀60、70年代,已運行30~40年,老化失修嚴重,有的長期帶病運行,工程效益衰減,每年汛期都存在著安全隱患問題。隨著國家加大對水利建設的投入增加,該市先后進行了團結閘、宿縣閘等涵閘工程的除險加固。今后,該市將陸續對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涵閘進行除險加固,該市的防洪排澇能力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得到進一步提高。
4 結語
涵閘的科學管理和合理運用,是保證建筑物的安全運行發揮其最大效能,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的重要手段。如果沒有經常的正確的管理養護工作,就會使建筑物遭受破壞,其結果不但不可能達到涵閘應有的效能,反而會造成相反的效果,給國家財產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因此,我們要加強對現有涵閘工程的管理,要求管理人員要熟悉業務、掌握技術、規范操作,這是保證涵閘的完整和使用,并發揮其最大效益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魏強.淺析中小型涵閘的運行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2010(25).
[2]鄭飛.涵閘的日常養護和搶險措施[J].科技傳播,2011(15).
[3]宗同娟.閘涵工程維修養護規范化管理芻議[J].水利技術監督,2014(02).
作者簡介:
石欣(1972-),女,安徽宿州人,工程師,研究方向:水利興修、防汛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