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國家經濟形勢正處于低谷,企業外部的融資環境和投資環境之間的信息不對等,企業在找不到恰當的投資項目時或在無法確定項目資金來源時,更愿意“抱著現金過冬”。因此,金融機構提供的多種理財產品成為了一個極好的選擇。而對于理財產品該如何進行會計處理,財務人員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將列舉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幾種銀行或券商發布的理財產品,并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2 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要求,淺析企業在購買理財產品后,應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關鍵詞:理財產品 賬務處理 金融產品
1 企業購買理財產品的目的
1.1 優化資金結構。對于企業的資產來說,根據有關財務管理的理論可知,其流動性越強,風險就越小,對應的收益率也就較低。有投資項目,但是企業沒有進行投資,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持有的現金成本,將會損失的投資項目的機會成本,反之損失購買力,也就是通貨膨脹率。
1.2 資金保值增值。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內,如果企業預計還有大量的自有閑置資金,并且沒有適當的投資機會,或者投資項目的預期收益率低于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時,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便會購買高收益的產品。
2 理財產品的分類
目前市場上的理財產品主要有以下四類:
2.1 銀行發行的保證預期收益類理財產品。對于這類理財產品,根據約定條件,商業銀行向客戶承諾支付固定收益,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通常情況下由銀行來承擔,或者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最低收益,并且承擔相應的風險,對于其他投資收益,按照合同約定,由銀行和客戶共同分配,其投資風險由銀行和客戶共同承擔。
2.2 證券公司發行的限定性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對于這一理財服務創新產品,通常情況下是針對高端客戶,由證券公司開發,這是一種投資于產品約定的權益類或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的資產。
2.3 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計劃。證券公司與單一客戶簽訂定向資產管理合同,通過該賬戶為客戶提供資產管理服務。在資產管理合同中,約定具體的投資方向,并且資金的運作必須在單一客戶的專用證券賬戶中進行。
2.4 委托借款。委托商業銀行根據委托人確定的貸款對象、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代為發放、監督使用并協助收回的貸款業務。(此項業務新準則下在“1303委托貸款”中核算,本文不在累述)
3 會計處理方法探討
3.1 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建議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對于交易性金融資產,在企業會計準則中,是指在近期內,企業出售持有的金融資產。通常情況下,凡是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金融資產都屬于交易性金融資產:①近期內出售或回購或贖回,這是取得金融資產的主要目的。②能夠進行集中管理,同時可辨認,并且屬于金融工具的一部分,表明企業近期采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③屬于金融衍生工具。通過研究分析上述條件,可知,第一,優化資產結構,這是企業購買理財產品的主要目的,一般情況下,不會長時間持有;第二,獲得更高的收益這也是企業購買理財產品的另一個重要目的;第三,理財產品是一種金融衍生工具。
不建議計入“其他貨幣資金”,對于其他貨幣資金來說,通常情況下是指企業除現金和銀行存款以外,涉及到的其他各種貨幣資金,與現金和銀行存款相比,這種貨幣資金,無論是存放的地點,還是用途等都有所不同,這類資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等。
不建議計入“可供出售金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和“貸款和應收款項”的原因。從財務管理學的角度來考慮,筆者不建議企業將理財產品計入“可供出售金額資產”和“持有至到期投資”。從資金占用角度來考慮,筆者亦不建議企業將理財產品記入“貸款和應收款項”科目。“貸款和應收款項”的核算內容一般是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事項。而購買理財產品僅屬于企業對閑置資金的流動性管理。
3.2 購買證券公司發行的限定性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建議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規定,“對于公允價值夠可靠計量的金融資產,企業可以將其直接指定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對于交易性金融資產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持有意圖不明確。”券商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每天都公布凈值變動,有公開的市場標價,公允價值能可靠計量。企業應將公允價值變動記入“資本公積”,出售時記入“投資收益”。
3.3 委托證券公司進行定向資產管理建議記入“應收款項”。委托證券公司做定向實質是一項代理業務,一般與證券公司簽訂有明確期限,預期收益率以及投資方向的定向資產管理計劃,此類業務證券公司在“代理業務負債-定向”中核算,站在企業的角度,可以視為一項對外借款。故在“應收款項”中核算。
綜上所述,根據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企業購買理財產品,應根據理財產品說明書的內容,選擇合適的科目入賬,除非該理財產品是保本、固定收益的,否則不構成對發行人(銀行、券商)應收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款項的合同權利,不能作為“持有至到期或貸款”和“應收款項核算”,應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如該產品不存在活躍的市場上交易,無法直接取得公允價值的,一般可根據期末該理財產品的投資組合或者使用其他估值技術確定其公允價值。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2).
[2]左乾伶.企業購買金融理財產品會計處理方法的探討[J].新會計,2014(01).
[3]魏茜.淺析在新準則下辦理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的賬務處理[J].時代金融,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