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銷售百分比——資產負債表法是預測企業短期資金需求量的方法之一,具有簡單、易懂、容易掌握的優點,在現實的企業實務中廣泛運用。另外企業選擇銷售百分比——資產負債表法進行資金需求量的預測時,還必須結合企業自身所處的微觀和宏觀環境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否則將導致資金需求量融資決策的失敗。
關鍵詞:銷售百分比——資產負債表法 資金需求量 實例分析
資金需求是企業籌資量的決定基礎,而預測資金需求量則是估計企業未來的融資需求。經驗預算法、銷售百分比法、線性回歸法是三種最常見的短期流動資金需求預算方法。第一種經驗預算法是主要依靠有經驗的財務及管理專家進行主觀預估,最終得出的融資方案存在較大風險隱患;最后一種線性回歸法是通過復雜的數學建模和運算,最終得出方案能夠控制計算的精確度;相對于前二者,銷售百分比法更加簡便、準確,且易于操作,所以現實操作中應用的較為廣泛。銷售百分比法主要是根據公司的銷售情況,通過了解公司的銷售情況,根據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中的銷售收入和相關資金項目的關系來預測短期資金需求量的方法,這樣可以了解公司的銷售規模來制定資金的有關計劃,建立線性回歸模型,決定融資的額度和規模。
1 銷售百分比——資產負債表法的理論依據
銷售百分比——資產負債表法,是中小企業預測短期資金需求量的方法之一,它將受銷售額變動影響敏感的項目與銷售額相比,得到一個百分比,并以此為基礎預測銷售額變化而引起的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的變化,然后確定資金需求量的大小。銷售百分比——資產負債表法有兩個基礎:第一是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收入、費用、資產、負債的具體項目與銷售收入存在固定的比例的情況,這類敏感項目對銷售額的變動比較敏感,通過查找歷史資料,可以計算出其在銷售額占比(假設此百分比不變),進而計算出因銷售收入變化而帶來的資金需求量變化;第二是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會計定律,通過試算平衡,得出外部資金需要量。
在企業的實際運用中,使用銷售百分比——資產負債表法預測企業短期資金需要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一是獲取歷史的銷售收入數據資料;二是通過線性回歸模型Y=a+bx來預測下一年度的銷售收入;三是根據基期資產負債表的敏感性項目與基期銷售收入的百分比比例關系,編制預計的下一年度資產負債表;四是根據上年銷售凈利率、股利支付率、其他開支等因素預測內部資金增加或者減少數;五是根據會計平衡等式來預測企業外部資金需求量。
2 銷售百分比——資產負債表法運用的實例分析
2014年銷售收入30000萬元,凈利潤6000萬元,銷售凈利率=6000/30000=20%,支付股利2400萬元,股利支付率=2400/6000=40%,根據歷史資料,通過線性回歸模型Y=a+bx預測出2015年度的銷售收入為36000萬元。另外2014年需增加固定資產2000萬元,銷售凈利率、股利支付率與2014年保持不變。該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項目與銷售收入百分比的關系如下表。
3 運用銷售百分比法融資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運用銷售百分比法測算融資需求量的時候,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注意:
3.1 把融資環境的定性分析作為基礎。進行定性分析是以后定量分析的基礎。公司在運用銷售百分比法之前,首先要定性分析融資環境,現在適合自身的方案,然后運用銷售百分比法確定融資規模。如果融資方式尚未敲定,這樣計算出來的結果就失去了預測意義。
3.2 把企業生產能力有剩余作為前提。企業的擴大生產的前提是在生產能力運行的范圍之內,以此增加銷售,同時還要勢必能夠帶動固定資產投資需求的增加,這時候所采用的銷售百分比法所計算出的資金需求量要能滿足敏感項目的同比例增長需要,并能夠及時固定資產需求增長的部分,除非固定資產投資需求增長部分也同時單獨測算。
3.3 對敏感項目進行準確定位計算。有效項目對銷售額的變化反應比較敏感,有些項目則無動于衷,有些則是模棱兩可。因此,如果將非敏感項目計算在內的話,所預測的資金需求量就會陡然增大,無形中增加了融資成本。我們只有正確劃分敏感項目和非敏感項目,才能保證銷售百分比法預測準確性。在資金需求量計算方面,考慮到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的素質以及企業歷史資料的真實性和連續性,財務相關部門統計資金預測需求表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這樣既能保證數據計算的準確性,也能考慮引用資料的代表性,決策層有必要再進行反復核實,這樣能夠有效降低融資決策的風險。
參考文獻:
[1]王景香.中小企業預算編制的兩種簡易方法[J].商業會計, 2012(03).
[2]侯貴菊.芻議“余額百分比法”計提壞賬準備[J].財會月刊, 2004(22).
[3]金鳳蓮.淺析“余額百分比法”計提壞賬準備[J].職業技術, 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