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經濟建設步伐的推進,我國的法制建設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較好的提升。在我國法制發展過程中《唐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突出地反映了我國古代法律發展的特色,對于《唐律》的研究,能夠對我國現今法律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思路。在本文中,將就《唐律》中的刑事責任年齡進行一定的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唐律》 刑事責任 年齡探索
1 概述
刑事責任年齡是我國進行法律追責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指法律所規定的行為人對自己實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會行為負刑事責任所必須達到的年齡,是我們認定犯罪主體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而在我國古代法律制度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這種刑事責任年齡的概念,但是在實際刑事立法方面也對此具有詳細的規定。下面,我們就對我國《唐律》中關于刑事責任年齡方面的規定進行一定的研究。
2 《唐律》中關于刑事責任年齡的劃分
在我國的《唐律》中,對于刑事年齡方面具有了總則性的規定,并主要集中在《名例律》中:
2.1 七歲以下,九十歲以上:對于這個年齡段來說,其同我國目前刑法中不負刑事責任的階段較為類似,但是在細化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不同。在這個年齡階段中,《名例律》中明確規定了在此階段的人雖然犯了應當死罪的罪行,但是依然不會受到處罰。雖然在這條規定中沒有對明確的犯罪條目進行描述,但是我們也應當能夠理解在其中對于逆反等重大罪行也應當包含在其中。但是,雖然我們能夠看到《唐律》中非常寬泛的一面,但是這也并不代表這部分人不會受到絕對的責任豁免,如果一個家庭中某一個人出現了重大罪行,雖然這個人沒有犯罪,但是其也同樣要承受連帶的罪責,且對于這種情況來說,如果家庭人家所犯的是逆反等大罪,處于七歲以下人也會受到一定的處罰,而九十歲以上的人則可以免于處罰,這也體現出了我國《唐律》中特別的一面。
2.2 七歲至十歲、八十歲至九十歲:在這個階段中,在刑事責任的豁免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如果這部分人犯了一般的罪行,那么就可以免于處罰,而如果所犯傷人的罪行,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考慮進行收贖,而當這部分犯了謀反、殺人等非常嚴重的罪行時,則可以進入到一個名為“上請”的程序中,并由皇帝對這部分的生死進行決斷。從這里則可以看到,在這個年齡段中,對其所進行的刑法責任規定則同我國目前的刑法規定較為類似。
2.3 十歲至十五歲,七十歲至八十歲:在這個階段中,通常來說其對于所有類型的犯罪行為都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從定罪的程度來說都相對較輕,而這一部分同我國目前的刑法規定來說也是較為類似的。在《唐律》,其規定了對于這部分人來說,即使所犯的是非常嚴重的罪行,都能夠對其進行收贖,但是其中加役流、反逆緣坐流、會赦猶流的除外,但是對這幾種情況的人來說也能夠免于勞作的處罰。
2.4 十五歲至七十歲:在這個階段中,就是一個負完全刑事責任的階段了,在這個階段中的人如果出現了一定的罪行,那么就會承擔全部的刑事責任,且通常這部分人也不會因自身年齡方面所存在的特殊情況被減免刑罰。
3 《唐律》中年齡跨越的規定
在上文中,我們已經能夠了解到在我國的《唐律》中,其已經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責任人進行了非常明確的劃分,并且對于如何對犯罪之人年齡進行判定也具有其獨到的一面。而在《唐律》中,其也充分的對犯罪人在不同年齡實施犯罪以及刑法執行階段這個期間,對于不同責任年齡階段所存在跨越的情況進行了考慮,并且以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對其進行了規定:
3.1 如果在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時,其還沒有達到老的年齡,那么當案發時,其年齡則根據其目前所存在的老齡而論,即如果犯罪人犯罪時的年齡應當負責全部刑事責任,而案發時則已經達到了可以減免刑罰的年齡,那么則應當根據案發的年齡進行計算,從而對犯罪人進行了一定的“優待”。對于這點而言,其同我國目前的刑法規定則存在一定的差別,對于我國現行的刑法來說,其當出現上述情況時,則會根據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年齡進行計算。
3.2 如果犯罪人在實施犯罪行為時其年齡還非常幼小,而當案發時卻已經長大,那么則應當根據其犯罪年齡,即有效的年齡進行計算,而這種年齡的計算方式對于犯罪人來說也是非常人性化的,同時,這項規定也同我國現行的刑法非常的相似,能夠有效的起到了保護未成年人的作用。
3.3 而當年老者犯罪,并處在執行刑罰期間,依然能夠根據其年齡的變化而逐漸減免。《唐律·名例律》中規定,對于在刑罰執行過程中達到老年、疾病標準的犯罪人來說,那么對于后續沒有執行完畢的刑期,則應當根據老、疾的情況對其進行處理,例如,六十九歲以下配徒役,或役限未滿,年滿七十歲;或者在配役時無疾,配役期間內成廢疾,均可以依律收贖,這也體現出了《唐律》中非常人性的一面。
4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唐律》中,其對于犯罪人的刑事責任年齡根據四個聯系緊密的階段進行了劃分,且在規定中也處處體現了其人性化的一面。而通過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也能夠為我國今后法律的發展、健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經驗。
參考文獻:
[1]熊立榮.刑事責任年齡制度功能初探[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01):131-132.
[2]熊立榮.刑事責任年齡制度緣起與演進初探[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02):43-45.
[3]姚志偉.略論中國古代刑事責任年齡制度[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