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培養人才的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師們,他們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養如何,將直接關系著莘莘學子們的思想政治水準。因此,新形勢下加強和提高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勢在必行。
關鍵詞:高校教師 思想政治工作 文化建設
1 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產生一些職業道德和思想政治方面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1 高校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內因是決定事物發展方向的決定因素。有些高校教師之所以會出現思想松懈、追求享樂甚至拜金主義的思想問題,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們對自身的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素養的要求不高。同時,由于所從事教學的專業、學歷層次、人際交往范圍、生活環境等因素的不同,勢必影響著這些高校教師們自我思想修養的內在構建。在他們之中的一部分自身沒有高尚追求和堅定信仰的人,就會被身邊尚存的不良風氣和環境所影響,形成隨波逐流、放縱自我、追求享樂的思想觀念。有些高校教師不關心學生,不關注學校事務,主人翁意識不強,更有甚者在思想上脫離學校觀念而完全社會化。
1.2 高校內部存在管理漏洞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一些高校內部管理松散,各學院各系部都自行其是,各職能部門之間也沒有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工作作風,甚至各部門內部成員之間也沒有嚴格遵守規章制度。久而久之,就造成高校各職能部門自成體系、內外關系混亂的局面。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部門之間責任不明確,管理不嚴明,制度不健全。
1.3 校園文化建設有待提升 馬克思指出:“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但是一些高校在文化建設這一塊工作上做得還很不到位,無論是物質文化、制度文化還是精神文化建設方面都有待完善。主要表現在建設的投資力度不足并相對滯后,同時,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文化導向存在偏差、功利性色彩日益濃厚,有些高校內部領導腐敗,學生給老師送禮的現象也依舊存在。這就導致校園文化教育功能的錯位,如果不能端正高校的校風、教風和學風的話,勢必對學校的內涵建設和發展造成嚴重后果,同時,對工作在其中的高校教師而言也難免受到不良風氣的熏染。
2 加強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途徑
2.1 以科學發展觀和改革創新精神為指導,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高校黨組織負有重要使命。高校黨組織是黨的基層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在高校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同時,高校黨組織是高校內部管理和宣傳黨的思想、政策的重要陣地,是對高校教師開展思想政治宣傳和教育工作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黨組織的工作人員、高校黨員教師,尤其是高校領導班子,應該積極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以身作則,積極為構建具備高思想政治水準的高校教師團隊而努力。同時,還應重視在青年教師中發展黨員的工作,關注學校全員教師的思想動態,積極主動的、經常性的召開加強和改進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經驗交流會。關鍵是要創新思路和方法,加強黨的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工作方式創新,建設一支充滿活力的高校黨組織??梢岳镁W絡化、信息化等優勢及時傳達和開展對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
2.2 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加強高校內部對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和監管機制 提高全體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關鍵是要健全高校內部對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測評和考核機制。針對高校內部各院系之間教師自身專業和文化素養的差異,可以分層次、分類別、分批次的舉辦學習黨的思想政治理論的培訓班,加強對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群體的思想政治素養。例如,針對當前十八大精神主題的貫徹學習活動,對于理工科專業和文科類專業的高校教師可以分類別、分批次的進行學習活動。同時,相比高校輔導員和班主任這些教師群體,他們是跟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息息相關的一部分人,因此,要更加注重和加強對他們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當然,高校內部各院系之間,對于十八大精神的宣傳和學習活動,也可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開展研討會、交流會等各種形式互相探討總結學習經驗,在各院系之間評選出先進單位或部門,通過鼓勵先進,激勵后進的考核方式促進大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當中,針對教師本人,高校內部的有關職能部門應該加強對他們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和測評工作。在這個過程當中,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對高校教師進行全面的考量:
首先是個人總結。個人總結包括思想、工作和學習情況的總結,是對自我認知的綜合表述。而自我認知又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綜合體現,因此,對于高校教師,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如何?或者說是如何認知自我的問題?是他們內在思想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是是否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否具備較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的自我審視的過程。這一過程既有利于教師自己進行反思,又有利于學校對他們內在思想狀況的了解。
其次是學生評價。教師直接的服務對象是學生,接觸時間最多的也是學生,課上的言行舉止,課下的一舉一動都被學生看到眼里。那么,他們服務的質量如何?作為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又是怎樣呢?這些感受學生自己都有切身體會。因此,學生的評價就對考量這個教師的綜合情況至關重要。
再次是所在院系考核。高校內部,除了學生之外,作為所在部門的領導和同事是高校教師日常工作和學習過程中聯系最為密切的人群,對于他們的思想工作狀況也最為了解。因此,高校教師所在的院系或部門是能夠對他們的思想政治生活做出客觀評價的重要組織。對于思想先進的高校教師是部門內部學習的榜樣,而對于思想相對落后的教師就是部門內部重點幫助進步的對象。
最后是學校測評。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高校內部各個職能部門的工作都有具體的分工。無論是教務還是紀檢,都通過考勤、聽課、監察或其他各種方式對高校教師有著不同的管理和考核方法,這就是在對高校教師們進行各個方面的監管和考察。有沒有曠課的行為、有沒有違紀的情況等等這些方面的記錄就是對高校教師本人思想政治狀況綜合測評的依據。
因此,加強高校內部對教師各方面工作的考核和監管工作是了解和提高他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
2.3 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 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發揮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園文化,是指學校成員在長期的共同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所形成、并成為全體師生共同遵守和享受的各種文化形態的總和。文化是思想的一種體現,那么,高校教師們在什么樣的文化氛圍中工作和學習就意味著他們正在接受什么樣的思想意識形態的熏陶。而高校校園是全體學生和教職員工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家園。因此,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對于高校學生和教師而言都至關重要。
首先,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要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培養人才、塑造人才的有效載體。因此,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要始終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斷提高師生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時,校園文化必須為“思想政治育人”這一根本任務服務。要注重文化活動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圍繞高校的根本任務,搞好校園文化建設。
其次,建設校園文化還需要凈化學校風氣。從上至下,從高校領導到普通師生,人人都要保持一種清風正氣。堅決抵制將校園社會化的風氣,更加要杜絕校內腐敗現象,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之間應該形成一種和諧的文化氛圍。教師之間,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要相互尊重和理解,采取民主科學的相處模式,努力構建和諧校園。
再次,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還應該注重校園網絡和電子通信等科技文化的構建。當今科技文化高速發達的新形勢下,網絡和通信科技成為文化構建的雙刃劍,網絡聊天,微博微信,社團評論以及手機通信的進步和發展,已經成為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重要平臺。
3 結束語
總之,新形勢下,應著力深化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深入開展十八大報告精神的宣傳教育和學習活動,切實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教師頭腦,使他們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建設一支立場堅定、業務精湛、思想高尚的高校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戰燕.論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2]管寧.試析高校統計隊伍的現狀與建設[J].華章,2010(03).
[3]張桂葉.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疏導教育[J].文史博覽(理論),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