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影視傳媒的逐漸興起和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其相互影響程度越來越深,如旅游地能善于利用影視傳媒,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文章首先闡述影視傳媒對旅游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在此基礎上以宜州旅游業為例,分析在影視業的影響下宜州旅游基本現狀,總結歸納出其在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試探性的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宜州旅游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影視 旅游 問題 對策
1 概述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步伐的逐步加快,人們的物質生活文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旅游逐漸成為人們放松身心、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此背景下,旅游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旅游地接待游客量逐年上升。同時,影視業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又在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催化劑的作用。因此,一種新興的旅游形式——影視旅游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影視旅游是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它將影視制作的全過程及其相關事務作為旅游資源,以其新穎獨特的方式吸引了眾多游客。本文所提到的影視旅游,是一種廣義上的影視旅游。
2 影視業對旅游業的影響
經由影視推動而發展起來的旅游地不勝枚舉:《臥虎藏龍》使得以前名不見經傳的安吉竹海名噪天下;《私人定制》的熱播為海口觀瀾湖和三亞蜈支洲島旅游帶來了新的春天。究其影視作品對旅游業的影響作用,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影視傳媒以其獨特的方式與魅力為其相關的旅游景點樹立了不可替代的形象。影視作品具有音像合一,藝術性、故事性、趣味性強的特點,它能將相關的景點完美的融入到所要講述的故事情節當中,客觀上增加了景點的文化內涵。影視作品高超的聲響處理技術使得拍攝景區景象美輪美奐,大大增加了旅游吸引力,這種完美的處理很好的樹立了相關景點的旅游形象。第二,影視作品促成了人們到相關景點旅游欲望的形成。一部影視作品少則幾個小時,多達幾十個小時,曲折的情節,豐富的內容,往往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之影視作品惟妙惟肖的效果,動感唯美的畫面,把景點的自然風光一展無疑;另外由于時空的限制,影視作品往往采用戛然而止,讓人意猶未盡的創作手法,更加激發了讓人們到目的地一睹真顏的好奇心。第三,影視作品可以對旅游地文化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影視劇作是對旅游景區文化的最好的詮釋:從人物語言、動作到飲食起居,無不展示著旅游地的民風民俗,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隨著影視劇的播放得以展現,推廣了旅游地的傳統文化,滿足了消費者的審美需求,這是普通電視宣傳片所不能比擬的。
3 案例分析:從影視角度看宜州旅游發展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
3.1 阻礙宜州旅游業發展的原因。宜州絕大多數旅游資源是圍繞劉三姐展開的,是這位歌仙敲開了宜州旅游業的大門,而“劉三姐”這個名字為天下人所熟悉從某種程度上應該歸功于影視傳媒。但應該看出,雖然宜州旅游資源如此優秀,人文資源如此豐富,但宜州近幾年的旅游發展卻較為有限。筆者在宜州考察期間,發現宜州的旅游王牌鄉——劉三姐鄉在三天的時間里竟然沒有一個游客,市區的街道上也基本看不見游人的痕跡,這不免讓人深思,為什么宜州捧著“金飯碗”卻沒有飯吃?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①客觀層面:宜州雖然旅游資源豐富,但旅游特色不足,加之旅游品牌開發不足,導致游客興趣度不高。同時,旅游經典宣傳不到位也是影響宜州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尋找劉三姐》有很大部分的取景是在宜州,但不明真相的人一定認為是在桂林,無論廣西區內或是區外游客,山水觀光的首選目的地一定是桂林或者柳州,而不是宜州。②主觀層面:宜州市在發展旅游業時,沒有科學定位自身旅游形象,提出明確的旅游主題和旅游開發計劃,品牌效應不顯著。這就導致游客在旅游時,難以對旅游地形成深刻印象。此外,宣傳力度不足和旅游業項目單一,旅游產品體系不完善,也是影響宜州旅游發展的重要原因。
3.2 解決對策。①加強宣傳造勢。近年來,各個景區借助相關影視作品加大旅游宣傳力度,提升景區旅游知名度,如柳州借電視劇《劉三姐》舉辦民歌節,大力發展民俗旅游;桂林地區積極發展旅游演藝產品,推出了大型實景節目——印象·劉三姐,積極推廣其產品,取得了良好成效。②整合資源,創立劉三姐文化品牌。宜州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擁有美麗的劉三姐傳說,民間勞作工藝,民族歌舞戲曲等無形資源。因此,宜州地區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有效整合資源,打造魅力旅游路線,創立劉三姐文化品牌。③利用自身區位進行借勢。宜州與柳州、桂林成掎角之勢,這對宜州的旅游發展利弊共存。其弊主要在于,桂林和柳州分別利用其資源優勢和經濟優勢,對宜州形成兩面夾擊,影響其旅游業發展。但宜州素有“劉三姐之鄉”之稱,特色旅游資源豐富。因此,宜州可以和柳州桂林合作,開發出新的“追尋劉三姐足跡”旅游路線,借桂林、柳州之勢將自身推廣出去,最后達到雙贏的目的。
4 結語
國家的西部大開發和北部灣經濟區的建立為宜州旅游的發展帶來了絕好的機遇,借助影視宣傳,突出旅游特色,宜州旅游必將大有所為。
參考文獻:
[1]蔡梅良,戴珊.影視產業與旅游產業深度契合研究[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3):51-55.
[2]彭延煉.影視業對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的影響研究[J].商業研究,2009(02):141-145.
[3]肖華,吳旖旎.傳媒生態視域下團購網站與地方旅游資源開發[J].中國集體經濟,2012(18).
[4]謝銘.論劉三姐文化的內涵及其旅游開發[J].學理論,2009(12):114-116.
作者簡介:馮雅力(1983-),男,河北衡水人,陜西廣播電視大學現代服務與管理系教師,助教,研究方向:旅游規劃與開發;董菁(1986-),甘肅隴西人,陜西廣播電視大學教師,助教,研究方向:旅游規劃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