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校園能耗監測及安全預警系統作為能耗管控及安全
保障的重要方式,可以提高高校學生的節能意識,進一步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高校來說通過建立能耗監測及安全預警系統,可以對能耗進行實時分析,同時對其進行有效的管控,進而減少能源浪費。
關鍵詞:能耗監測 安全預警 能源管理
早在20世紀70年代許多西方國家就開始采用統一的方法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公共建筑能耗統計。我國因信息化起步較晚,能耗統計及監測的意識相對滯后,這一領域的技術存在各種不足,如功能單一、數據采集實時性差、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等。
隨著經濟及信息化各方面的飛速發展,我國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統計顯示,我國建筑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耗的28%,在我國每年新建的20億平方米建筑中,其中99%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建筑中,僅有4%采取了節能措施。大型公共建筑不但能耗密度高,而且能源浪費非常嚴重,具有巨大的節能空間,能耗監測已經勢在必行,節能降耗,計量先行。
建設部、財政部頒布的《關于加強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建立部級、省級、市級、區級能耗監測平臺,最終建立起全國聯網的能耗監測平臺的工作目標。
如果說20世紀初是信息化的時代,那么在現在信息化發展已經相對成熟的時期,節能環保將成為未來的時代主題。我國一線二線城市中許多企、事業單位已逐步實現建筑能耗監測平臺的構建,高校是帶動社會發展的領頭羊,大學生對新生事物有著不可替代的前瞻性并起著重要的導引作用。
校園能耗監測及安全預警系統的建立,有助于排除校園安全隱患,例如當供熱管網破裂時,如不能及時發現并確認泄水點,會出現鍋爐短時間內嚴重缺水,最終導致爆炸危險的出現。監測預警系統可24小時監測水電暖管網運行狀態,第一時間發現并確認故障點,通過聲光報警并短信發送至負責人手機中。除此之外,可以有效監測能耗運行狀態,實時分析并有效管控,減少能源浪費現象。
校園能耗監測及安全預警系統的建立將重新定位能耗管控及安全保障上的管理方式,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提高高校學生的節能意識,促進大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
校園能耗監測及安全預警系統由計量表具、各種探測報警裝置、各種數據采集及轉換裝置、數據傳輸網絡、數據中轉站、數據服務器、管理軟件組成。軟件系統基于互聯網技術、采用B/S軟件構架。系統具備能耗數據實時采集和通訊、報警、遠程傳輸、自動分類統計、數據分析、指標比對、圖表顯示、報表管理、數據儲存、數據上傳等功能。其中解決的關鍵技術:
①各種數據的實時采集(需要監測及報警設備支持);
②建立完善的數模轉換系統;
③編制合理完整的管理軟件;
④設備與系統的無縫對接。
采用的技術路線如下:
①各種數據的實時采集。
將來自各種探測報警裝置、計量表具的數據以分散或集中采集形式進行數據轉換并接入系統網絡、傳輸至數據中心。
網關設備應使用基于IP協議承載的有線或者無線方式接入網絡。數據采集方式有如下兩種:
a人工采集方式;
b自動采集方式。
②建立完善的數模轉換系統。
探測報警裝置、數字式計量器具采集的數據通過網關設備進行通訊協議轉換后接入校園網傳輸系統。數模轉換設備包括單一種類數據(報警信息、電耗、熱耗、水耗)采集和多種類數據綜合采集設備,后者為支持同時對不同計量表具的各類能源或資源消耗數據的采集,一臺數模轉換設備應支持多種設備進行數據采集。數模轉換設備應支持周期方式數據采集、固定時刻數據采集和當前時刻數據采集,并可接受數據中心通過數據管理平臺下達的命令及相關設置。
③管理軟件。
校園能耗監測及安全預警系統由一套包含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軟件、具備數據收集、統計、分析、報警及管理的應用軟件組成,其中數據收集和分析策略是軟件的核心內容。
以筆者所在學院來說,作為吉林省西部唯一一所本科院校,白城師范學院多年來致力于發展建設數字化新型校園,隨著校園數字化程度的加大,各個方面的能源消耗也隨之增大,樓宇之間管網密布,能耗管控上的缺漏導致的能源浪費現象越來越明顯。教室、文體中心、圖書館等學生密集的場所長明燈現象嚴重,整個校區水暖管線故障檢修誤時誤工現象頻發,學生安全用電、用水、節能意識不強。節能成為越來越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改善學院的能耗管理現狀,構建數字化同時也使節約型的和諧校園成為了學院發展的必然趨勢,校園能耗監測及安全預警系統除了可以為學院節省能源消耗成本、帶來巨大的節能效益之外,還有利于促使廣大學生樹立起節能環保的意識,增強校區安全保障,共建合諧校園。
參考文獻:
[1]郭奕萍.校園能耗分項計量以及節能在線診斷研究[D].北方工業大學,2013(06).
[2]馬金星.節約型校園節能監管平臺關鍵技術開發與建筑能耗特性評價[D].大連理工大學,2011(11).
[3]徐聰麒.基于粒子群優化的RBF網絡在節約型校園能耗監管平臺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大學,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