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媒體報道,近年來有多所高職院校出現學生在體育課、運動會、體質測試、課外體育鍛煉等體育活動參與中受傷或猝死等安全事故,引發社會的強烈關注。為減少或避免今后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本文特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引發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因素,剖析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加強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體育教學中實施安全教育的對策和安全事故的預防措施,旨在為創造和諧的體育運動環境,進一步做好學校體育工作,使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安全教育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高職體育教學活動的多樣式開展,高職學生在體育教學或課外體育活動中難免發生意外傷害事故。比如,因高校安全措施缺失,致使學生被鉛球擊中或被標槍扎死,由于來不及躲避而被足球擊壞脾臟的事故,參與單杠或吊環項目時因保護措施不到位摔下造成頸椎斷裂,由于準備活動不充分在體質測試中猝死等事故等。每一起事故的發生都給學生及其家庭帶來巨大創傷,并且也對高校的社會形象造成不小的沖擊。體育課程是發展學生體能素質的重點課程,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在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對其進行體能訓練,是眾多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必須認真思慮的問題。
1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
1.1 體育教學模式現狀 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普遍存在教學模式落后,教學內容不科學的弊病。傳統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已根深蒂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受關注,能動性得不到發揮。體育教學重在教授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目的是鍛煉身體素質,但是鮮少關注體育專業的職業發展方向以及未來職業中所需的職業保健能力、逃生技能、珍愛生命的心理教育和安全活動的能力教育方面的培養。教學內容脫離現代體育的發展方向,過多強調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內容,缺乏趣味性、鍛煉效果不佳,安全防護措施不夠。從而導致學生厭學,容易出現意外安全事故,嚴重偏離了體育教學的目標和“健康第一”指導思想。
1.2 體育教學資源現狀 體育教學師資力量不足。由于近年來高職院校規模不斷擴大,在教學中往往有從事某專項的體育老師身兼數職教授其它項目,從而導致教學質量下滑和安全問題突出。體育場館不完備,體育設施陳舊,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很多高職院校由于體育場館設施建設維護經費投入不夠導致體育場館不完備,運動場地器械條件較差,體育器材種類和數量非常少,可供學生實踐的部分有限,并且起不到安全保護作用。
2 引發安全事故的因素
2.1 高職院校傳統安全意識薄弱
2.1.1 教師方面因素。現有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下,過分片面強調身體素質的提高和運動技能的形成,教學內容偏“競技化”,忽略了學生的接受性和差異性,從而容易引發各類安全事故。
教師作為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對學生的體育參與活動起主導作用。由于安全意識薄弱,極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教師沒有充分備課,尤其是沒有對每個學生的身體體質健康狀況充分了解,以致所設定的運動項目、運動量、考核指標過于籠統,以一個標準來衡量所有學生的體育運動效果,不僅不科學,還可能對個別力不從心的學生造成身體損傷,甚至引發嚴重的人身傷亡事故。教師在引導學生做準備活動時,往往會流于形式,甚至干脆不做就要求學生進入劇烈運動,這是學生在體育課上出現肌肉損傷、韌帶拉傷等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高校對體育教學不重視,在教學選擇、課程安排方面比較隨意,教師缺乏專業素養,課上不能準確把握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導致部分學生體力不支、疲勞過度、情緒低落。教師所做的保護措施不到位,保護時站錯位置,事故發生時往往錯過保護時機,使學生受傷。
2.1.2 學生的安全思想意識嚴重匱乏。大部分高職學生在體育活動參與中會比較活潑和興奮,自身的安全意識認識不足,而在活動中又偏偏喜歡冒險,對于一些具有危險性的活動也積極參與,這更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在對抗性的競技活動中有的學生無法控制自身情緒,情緒失控時容易與其他學生發生語言或肢體上的沖突,甚至引起打架斗毆,引起重大的校園事故。尤其是在籃球或足球運動中,爭強好勝的學生因不滿比賽成績,就可能與對方發生爭吵,從而引發爭斗。
2.2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的缺失 安全問題是體育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安全教育的作用是保護生命、保護健康、增進健康并能適應社會。但由于教育體制的不健全,教師普遍缺乏專業素養,部分教師還是“門外漢”,僅僅是國家課程計劃的被動執行者。故各個高職院校重視體育生命安全的程度都不高,責任心也不強,導致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嚴重缺失。
2.3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資源不夠完善 體育教學師資力量不足,從而導致教學質量下滑和安全問題突出。體育場館不完備,體育設施陳舊,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體育器材質量不達標,安裝不牢固,所設位置不合理,日常維護與整修工作不到位,場地平整度差。比如,跨欄架破損、體操墊較薄等,這些都是威脅生命安全的潛在因素。
3 實施安全教育的對策和安全事故的預防措施
3.1 明確體育安全教育目標,培養教師體育安全意識和職責感 作為體育教師,應該熟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能夠以安全標準為前提合理設定體育教學目標。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要懂得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要領,向學生說明可能帶來人身傷害的危險動作,讓學生明白應該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完成運動指標,并且教會其如何處理運動創傷或其他緊急情況。通過明確動作要領、安全知識和事故傷害,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對安全威脅的預見性。
3.2 提高學生安全意識,重視體育安全教育 學生的體質測驗和醫務監督是必須做的工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明確生命安全的概念,讓學生提高事故防范意識。建檔整理每一位學生的疾病史,在課堂教學中避免讓身體條件不適宜劇烈運動的學生參與不適合的體育項目。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定期與家長溝通,避免教學中出現安全事故。
3.3 根據體育教學規律科學安排教學內容 體育教學有一定規律可循。運動前的準備活動非常重要,教師應該提醒學生注意這一點。一般可組織學生參與伸展體操、集中注意力練習或小游戲來使學生舒展筋骨。除此之外,也是告知學生對即將開始的訓練項目做好心理準備。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須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設定訓練項目。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場地和器械,學生所接觸的體育器械由教師檢查合格后再使用,目的是對學生加強保護,避免人身傷害事故發生。
3.4 加強體育教學的組織與管理 在體育教學的組織和管理方面,要求校領導和體育課任課教師有明確的法制觀念,健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制度,組織體育工作者認真學習《教育法》、《體育法》和《教師法》。專設安全監督領導小組,在體育課教學中加強巡視,全程監控安全問題,由此形成一套長效機制,帶動全校師生共同關注運動安全課題。
3.5 完善體育場地設施 參考《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體育課運動項目購置體育器材,劃定場地,確保與體育相關的活動順利實施。校領導應該高度重視體育教學安全問題,在資金方面給予體育部以充分的支持,除了提供適合體育運動的場地以外,還應該強化場館的改造或擴建工作。體育器材以及場地設施的建設管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大高校應該重視起來,新購置的體育器材須配有質檢合格證,場地設施由專人監管,盡量不在場地設施或器材方面出差錯。
4 結束語
安全是人類發展和社會文明的標志,保障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是人從事一切社會活動的基本需求。高職體育教學中必須樹立“安全教育”的主導思想,體現高職教學的人本思想。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安全教育是順利完成體育訓練科目的首要前提。高職院校應該對此予以高度重視。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須針對學生重點強化安全防護知識的傳授,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除此之外,學生家長、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都應該對此重視起來,努力提升安全管理素質,為學生創設一個全民安全體育運動環境,使高職院校更好地開展體育安全教育。
參考文獻:
[1]李曉禪.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開發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5).
[2]陳杰.淺談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J].當代體育科技,2013(11).
[3]李訓錦.芻議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當代體育科技,2014(7).
[4]陳俊.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現狀與預防[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
[5]宋振強.高職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的開展現狀[J].企業導報,2011(17).
作者簡介:饒芹(1985-),女,湖北黃岡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