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基礎課是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也是當代大學生必須掌握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文針對當前計算機教育特別是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的重要性,探索了目前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力求找到一種適合當代大學生的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方式,實現理論結合實際的計算機培養方式。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 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
1 概述
21世紀是信息化的社會,伴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的普及,知識的大爆炸,人們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這一獲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意識到了計算機教育的重要性。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的重要平臺。而這個平臺,無論對于專業的計算機人才還是非專業的計算機人才都十分有益。目前幾乎各大高校都將計算機基礎課程設定為必修課,課時一般在50個課時左右,可見對計算機基礎教育的重視程度。然而由于目前高校發展的參差不齊,教師隊伍建設的參差不齊,學生實際水平的巨大差異,造成了目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的諸多問題,面對這些問題,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成為目前高校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
2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計算機已經成為了基本工具,各行各業中計算機都無處不在,可以說不會使用計算機已經寸步難行,大學生掌握和了解計算機的重要途徑是通過大學計算機教育,因此高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就凸顯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
①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對研究的輔助作用。
②計算機基礎教育可以影響學生對未來求職的規劃。
③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能夠增強學生的創造力等方面。
3 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措施
3.1 進行入學計算機基礎能力測試,建議分層次教學
由于國家對中小學信息課程的教育沒有統一的標準,且各地區不同學校間硬件差異巨大,造成了進入大學校門后,大一新生的計算機程度參差不齊。因此建議在新生入學時,進行計算機技能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差、中、優。對測試結果為差的學生(完全未接觸過計算機),應從零起步講解計算機基礎知識,以講授為主,講課與上機操作按照2:1配合。對測試結果為中的學生(大部分學生在此范圍內,他們已經接觸過計算機,但僅了解基礎知識,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應從較高一層次講授,講課與上機操作按照1:1配合。對測試結果為優的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同學)應該引入例如宏操作這樣的高級技巧,并以上機操作為主,講授為輔,講課與上機操作按照1:2配合。這樣因材施教,可以充分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而不會像傳統模式,教師由于無法照顧每個學生的實際水平,只能夠根據班上大多數同學的程度,進行講解,產生相對較差的學生聽不懂,而基礎好的同學覺的太簡單而不愿意聽的尷尬情況。從而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提高任課教師上課的熱情。
3.2 浸入式教學,讓學生全方位的感受計算機教學的魅力
目前大多數高校已完成了對多媒體數字化教室的建設,并已投入使用。因此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實現運用多媒體技術對計算機基礎知識進行講述,并現場進行操作演示。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反映,不僅希望能從投影上看到操作的效果,還希望看到教師如何操作(實際操作的動作如鍵盤操作等)。因此傳統的講臺課堂這樣的布局就不能滿足學生該方面的需求。希望能夠在將來的多媒體教室建設中,利用攝像機,從多個角度提供教師授課畫面,或拉近師生間距離,并將教室布局成圓形結構,方便學生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聽講。
3.3 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有側重的講解
計算機基礎課是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也是當代大學生必須掌握的重要課程之一。計算機基礎的授課群體不僅包含了計算機專業的同學,還需要面對廣大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因此,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授課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專業有所側重的進行講解。例如,面對文學院的學生時,在講授計算機基礎課程時,偏重講授Word文字處理與排版,因為大多數該專業學生今后都會面臨文字處理的工作。而對專業是財務的同學,應該側重Excel使用的講解,可以幫助他們解決許多財務處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4 結語
計算機基礎教育是信息化社會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在過去的歲月里傳統的教學方式給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在面對海量知識的今天,在提倡文化基礎教育的同時,更需要兼顧人才素質教育以及技術基礎教育。
本文介紹了計算機教育的必要性,結合目前高校實際情況,提出了若干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意見,我們應當清醒的認識到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從而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高亮,胡綿娓.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探討[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5,7(2):133-135.
[2]黃朝輝,陳志輝.基于計算機思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探討[J].宜春學院學報,2013,35(3):147-150.
[3]朱勇,楊洪偉,宋曉強.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計算思維的培養途徑[J].計算機教育,2013,3(5):35-38.
[4]劉侍剛.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
裴炤(1983-),男,山西興縣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