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專科院校通過升本或幾所專科院校合并升格而成。重視教學,輕視科研工作和學科建設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一種普遍現象。引入學科融合的理念,能更好的促進新建本科院校專業建設和特色專業的形成,提升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提升科學研究水平。本文首先梳理了國內外對學科融合問題的研究現狀;其次對新建本科院校學科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再次,對新建本科院校學科融合的意義進行了分析;最后以石家莊某高校為例,對學科融合的思路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建本科院校 學科融合 學科建設 專業建設
1 國內外對學科融合問題的研究現狀
20世紀90年代,我國高校在“共建、調整、合并、合作”八字方針的指導下,掀起了歷時十年的高校合并浪潮,絕大部分高校都由擁有單一學科變成擁有多學科。在這一現實背景下,學科建設和合并高校管理等問題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對多學科融合的研究有以下幾種觀點:李適在其碩士論文中《多學科背景中大學生綜合性素質培養的改革研究》,結合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內涵,提出多學科融合能有效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謝沛銘在其碩士論文《論合并高校的學科融合》中針對合并高校學科融合問題進行了探究。鄭榮在《基于多學科融合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育體系構建研究》一文中,對信息管理專業如何實現多學科融合進行了研究。殷鳳春在《人才學學科定位與多學科融合》中對人才學學科如何實現多學科融合進行了研究。綜上,國內外對多學科的融合的研究尚不足,而且對其研究多是建立在某一學科領域或某一專業領域上進行的分析,缺少對整體學科融合機制的系統分析。
2 新建本科院校學科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專科院校升格或院校合并升格而成,對于這些新建本科院校來說,普遍存在著重教學,輕科研和學科建設的現象。由于建校時間短,對學科的概念、學科與專業的關系、學科建設的內涵、學科建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進行學科建設等,從管理層到普通教師,在思想方面缺乏必要的認識。學科建設處于朦朧期,嚴重存在學科建設經費投入不足現象。在學科建設方面,一味地追求“高”、“大”、“全”,在辦學過程中,根本不考慮自身的實力,片面追求創辦綜合性大學。學科建設缺乏針對性,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基礎學科不寬厚,主干學科主干不突出,輔助性學科難以發揮作用,進而難以提升學科水平。 隨著辦學實力的逐漸增強,在后期新建本科院校開始重視學科建設,但是,側重點依然集中在校內重點學科,對于省市重點學科來說,則是相對較少,沒有從全校學科布局、社會需要的角度有意識地培育新的重點學科。
3 新建本科院校學科融合的意義
3.1 對人才培養的意義 高等教育雖然注重專才的培養,然而培養綜合性、復合型人才更是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而這必然需要走多學科融合的教育模式。實踐證明,復合型人才往往產生于學科的綜合部或交叉點上,如果不進行學科融合,就必然影響到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的脫穎而出。因此在學生的培養中,要注重多學科交融,比如管理類學生需要廣博的知識面,類似美學、文學、歷史、法律、體育等知識也應了解一些。
3.2 對科研的意義 重大科研項目的發現和完成,往往需要具有多學科背景的科研隊伍共同完成。很多高校組建了跨學科的研究團隊,目的也是為了促進科研水平的提升。比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除了設有建筑和城市規劃分院、工程分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分院等6個學院外,還設有人工智能實驗室、生物技術處理工程中心等44個跨學科的研究中心和實驗室。
3.3 對專業建設的意義 新建本科院校,專業建設普遍滯后,缺乏特色。專業的建設是以學科為支撐的,新建本科院校要想謀求專業建設,必須打破傳統的學科發展觀念,探索學科綜合和學科交叉的路子。實踐證明,創新型人才往往產生于學科的綜合部或交叉點上,如果不進行學科重組,就必然會影響到高層次專業人才脫穎而出,也會影響到新學科的產生,影響到教育和科技的進步。引入學科融合的理念,能更好的促進專業的建設和特色專業的形成。
4 新建本科院校學科融合的思路——以石家莊某高校為例
4.1 石家莊某高校學科建設現狀 該校升本初期,僅有教師教育專業16個,非教師教育專業8個,學科結構單一。為此,學校按照“鞏固基礎學科,大力發展工程和應用性學科,打造社會科學精品學科,探索和實踐教師教育體系特色”的學科建設目標,初步形成了多科性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格局。學校現有院系15個、本專科專業80個,涵蓋法學、教育學、文學、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個學科門類。在教學過程中,根據石家莊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學校對新興學科加大了建設的力度,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確定了通信工程等11個重點建設專業和化學工藝等6個重點建設學科,構建起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專業體系。
4.2 學科融合的思路
①理清學科現狀。在這個階段里,學校要對現有的學科、專業進行全面實質性調查、論證,弄清各學科的研究方向、學科力量和資源配置情況,確定一些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專業以及弱勢學科,并慎重對待學校現有的基礎學科、主干學科和整合性學科,重視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發展,最后本著揚優、顯特、改老、創新的目的,設計出切實可行的學科融合方案。
②重視通識性教育。本科教育在前兩年的專業課教學中,應突出通識性。以管理類專業為例,在前兩年中,學科基礎課程應增多,給學生以寬厚的基礎知識,同時也能緩解師資壓力。在學生的培養中,還要注重多學科交融,比如管理類學生需要廣博的知識面,類似美學、文學、歷史、法律、體育等知識也應了解一些。
③專業設置圍繞地方經濟需要,以學科融合打造應用型專業。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表示,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是實現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關鍵。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將成為必然趨勢。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基本都將辦學定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但在學科設置上總體偏向文科學科,專業設置也以文科為主,應用型專業不足。這就無法對接經濟轉型升級對人才的需求,也無法保證下一步高校轉型目標的實現。新建本科院校要想謀求發展出路,必須培育和打造應用型專業。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學科的支撐,因為專業是以學科為依托的,某個專業可能需要若干個學科支撐,專業的構成實質上是通過對相關學科知識進行切塊,組織形成課程。然而各高校申報新專業時,往往從二級學院入手,基于某一個學科下申報,專業申報缺乏長遠規劃、專業缺乏特色,只是停留在有哪些資源上哪些專業,無法滿足技能型大學人才培養的要求。
作為市屬地方院校,學校應努力研究石家莊戰略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四大產業體系,探索專業設置與河北尤其是石家莊主導產業、經濟發展以及和諧社會建設的對應關系。在申報專業時學校應審時度勢,通過學科融合打造應用型專業。在這點上該校已嘗試做出了一定成績,比如抓住石家莊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建設國家動漫基地的契機,依托美術、文學傳媒、計算機和歷史文化等學科,整合校內資源,先后設置了動畫、動漫技術、廣告學、影視媒體技術(游戲方向)、文化產業管理等專業,形成了從創意設計到技術制作再到管理和應用、與動漫產業鏈相適應并具有自身特色的應用型專業。在以后的專業申報和專業建設中,學校也應繼續借鑒這種思路,通過學科融合,打造應用型專業,以符合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的目標。
④教學管理中解決跨院系開課問題,為不同學科課程的開設提供方便。一些專業課跨院系開課機制沒有打通,很多專業課課程是學生所在院系開設不了的。因此建議將所開課程按學科歸屬院系由其負責開設,相應的工作量核算等問題也應有相應制度。
⑤拓展公共選修課資源,鼓勵學生跨學科選修。拓展公選課資源,規定不同學科學生應選修其他學科的公選課程,這樣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參考文獻:
[1]栗新.地方本科院校學科建設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7.
[2]杜建華.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學科建設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
[3]梅秀文.合并高校學科融合中存在的問題探討[J].煤炭高等教育,2003(03).
[4]梁光華.論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學科建設的任務[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08).
基金項目:
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立項課題(1407010);石家莊學院2012年度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XM-201219A);全國商科教育科研“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立項課題(SKKT-14041)。
作者簡介:宋萬杰(1982-),男,河北河間人,講師,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