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要激發年輕人學習職業技能的積極性,打通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鑒于中職起點學生在傳統教學中的劣勢與不足,為了保障現代職業教育從中職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暢通,本文有針對性地提出職業教育趣味性教學改革的新探索。
關鍵詞:趣味性軟件 云計算 實驗報告
1 選題思路來源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2月26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促其形成崇尚一技之長的社會氛圍。強調要激發年輕人學習職業技能的積極性,打通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這就意味著今后我國職業教育的學生來源將會更加復雜化和多樣化,由此導致的問題主要表現為迫切的人才培養需求與低素質求學者之間的矛盾。
中職、高職專科的學生在同齡同級別學生中程度較低,他們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而高職本科和高職研究生的學生來源程度較高,不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通常認為,初中畢業后沒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學生才會就讀中職,這部分學生慣于原有的保姆式教育方式。“自學能力差”、“學習主動性差”和“對知識記憶力差”是對職業教育高職專科學生的“三差”[1]評價,中職學生同樣具有這些特點。無論是中職還是高職專科,他們在知識儲備上都與同齡同層次的學生存在明顯的欠缺。所以打通職業教育從中職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如果不能彌補學生知識儲備上的不足,則不能保證學生可以順利上升到更高層次的學習。以運作多年的“3+2”職業教育模式為例,這種三年中職兩年高職專科的人才培養模式,由于中職和高職專科長期使用相似的課程體系及傳統的教學方式,其結果是五年的學習結束后學生擁有的知識量并不令人滿意,究其原因被動教學促生的厭學情緒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知識的獲得,這是“3+2”教改明顯滯后造成的惡果。
2 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中的主、客體[2]分析
現代職業教育教學主體教師在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任務中,擔負著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大力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的重任。因此教師在教學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要在確保課堂知識被學生接納的同時,確保“產業需求”、“職業標準”和“生產過程”這些企業對學生能力的需求最終通過教學得到滿足。以“3+2”學生為例,“3+2”學生聽課中存在的問題通常被歸納為四類[3]:①課堂睡覺。②上課玩手機。③上課閑聊。④頻繁曠課。這些問題存在的根源是學生的接受能力匱乏,無法在傳統課堂教學環境中順利接納新知識導致的。
我們把職業教育的教學組織分為課前組織、課中組織和課后組織。能夠聚攏學生只是完成了課前組織;課中組織的授課方式可以有多種選擇,如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情境模擬教學法等,也可以采用諸如MOOC(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等方式進行教學。但中職或高職專科學生接受能力匱乏的現實,往往造成學生普遍不能對教師所施之教入腦、入心。所以傳統的中職、高職專科教學方式必須變革,除非學生入學時的程度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課后組織是對教學進行的評價和總結。以上分析,我們得出下面的結果。
3 以學生興趣為導向的職教改革是對傳統教學進行彌補的最佳方式
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一般包括理論課與技能課兩大類。無論是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書”制度,還是開展校企合作或社會聯合辦學,現代職業教育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傳統理論課和技能課的傳授方式在保障學生平等獲取知識的同時,并不刻意追求學生能力的個體發展,以此作為改革切入點,結合中職、高職專科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采用以學生興趣為導向借助開發、使用專業課程“趣味性軟件”進行教學的方式則是一種更加穩妥的選擇。必須強調的是職業教育專業課程“趣味性軟件”的設計、開發,必須注意其實用性、先進性、趣味性和互動性。而采用開發網絡云計算平臺[4]構建相關教學數據庫的方式,則能最大限度地符合上述要求,進而極大地豐富和完善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方式與方法。云計算的職業院校專業課程“趣味性軟件”建設是在尊重職業院校學生個體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建立起的源自學生興趣取向的教育教學系統。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被動學習變成了主動學習,學生的學習能力將會獲得極大的提高。求知的多來源、可擴展和數據靈活是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
職業教育專業課程“趣味性軟件”的設計、開發其趣味性包含很多內容,采用借鑒游戲軟件的設計、開發方式,將游戲軟件的游戲性移植到職業教育“趣味性軟件”中,可以很好地解決職業教育“以學生興趣為導向”的導向問題。需要明確的是,職業教育專業課程“趣味性軟件”的設計、開發借鑒游戲軟件的設計、開發方式,并不等于軟件的設計、開發可以全盤游戲化。采用這種教學方式的目的是要藉此解決學生知識儲備不足,對新知識接受能力欠缺的問題,只有找到合適、有效的教學方式才是打通中職至研究生上升通道的基礎。
常見的游戲軟件操作,可以簡單地歸類為運行游戲軟件與游戲攻略兩部分。在運行游戲軟件部分,游戲軟件會設置諸多環節,其中包括獲取經驗值、獎勵、排名、晉級等。一旦游戲在操作中受阻,游戲攻略可以為操作者提供解決方案。依托此語境,我們以“應用寫作”課程和“電子技術”課程的理論課和技能課教學為例,闡述現代網絡技術下以學生興趣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專業課程“趣味性軟件”設計、開發思路與教育教學方式。首先,這類軟件通過借鑒游戲軟件通常使用的激勵機制如獲取經驗值、獎勵、排名次、晉級等方式,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課程的獲取知識能力。采用專業課程“趣味性軟件”教學并不排斥在授課中合理配置、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合理劃分理論課與技能課在“趣味性軟件”中所占比例,教師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等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項目教學法的主體是學生,項目教學法的知識獲取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學生可以選擇通過獨立或合作的方式完成一個具有明確目的性的學習項目,以此掌握專業課程中的某項技能[1])。完成職業教育專業課程“趣味性軟件”的教學,學生一方面學習了專業課程中理論課和技能課的各項主要知識點,另一方面針對專業課程中技能課的實踐性內容也進行了網絡虛擬情境下的模擬練習。例如以“應用寫作”學生“實驗報告”作為紐帶,依據學生“實驗報告”的填寫流程,軟件將“電子技術”課程中某項實驗的每一個環節都做出了相應的詳細記錄。學生只有在軟件操作中完全掌握了“實驗報告”的寫作方法,熟練掌握了“實驗報告”的實驗內容;做到格式規范,必填項完整、清晰,“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某項實驗環節才能由機房教學轉入實訓室的實踐課教學(學生“趣味性軟件”的學習不同于情境模擬教學法,為了達到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采用游戲中常用的激勵機制必不可少),學生只有通過了“電子技術”專業課程的真實操作,學生的“實驗報告”寫作合格,“電子技術”課程中某項實驗的教學環節才算完成;單純的理論課也可以采用這種模擬進行教學。
以學生興趣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趣味性教學改革探索,為現代職業教育打通從中職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提供了有益的借鑒。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新技術進一步拓展了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的思維空間,以此為先導繼續拓展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思路,現代職業教育的未來必定前途遠大、無限光明。
參考文獻:
[1]樂文行.淺談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軟件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6).
[2]張武.提高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機械職業教育,2014(8).
[3]季堪樓,孫波,牒玉萍.五年制高職學生學風狀況調查與研究[J].機械職業教育,2014(8).
[4]邱春紅.基于云計算的職業院校教學資源整合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3(8).
課題項目:寧夏區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