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做翻譯,最難處理的莫過于長句。長句不僅語法結構較為復雜,而且內容層次較多、從句和修飾成分長短不一。法律英語作為一種專業的法律語言,結構較為嚴謹,嚴肅莊重。翻譯員在進行翻譯時,必須嚴格按照翻譯要求進行翻譯,以保證法律文件的精確性、嚴謹性、規范性。本文主要就法律英語中復合長句的翻譯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法律英語 翻譯 復合長句 邏輯結構 從句
1 概述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步伐的逐步加快以及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強,培養專業化法律英語翻譯人才越來越成為我國涉外法律發展的內在驅動力。我國自加入WTO以來,涉外法律領域就引起了法律界的廣泛關注。為適應當前發展形勢下的法律英語翻譯需要,我國必須加快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培養一批高質量的專業化法律英語翻譯人才。而對翻譯員來說,其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直接決定著其專業業務水準。在進行翻譯時,翻譯員必須嚴格參照一定的翻譯標準,在保證翻譯準確的基礎上,使翻譯語言更為通順流暢,符合漢語表達習慣。所謂翻譯英語,就是指法律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在法律領域使用的一種專門語言,它是英法美系國家的法律語言,是語言的一種功能變體。目前,我國在對法律英語的界定和認識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本文以法律英語中復合長句的翻譯為研究對象,系統地分析和闡述了翻譯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以期為今后法律英語的翻譯提供良好借鑒。
2 法律英語翻譯策略
翻譯員在對法律英語進行翻譯,尤其是對法律英語中的長句進行翻譯時,必須從其整體結構出發進行翻譯,盡量保持其原句結構的完整性,并深入把握句子結構,在保證句子含義不變的基礎上,采用清晰連貫的表達方式將法律條款呈現出來看。與其他語言不同,法律英語不僅具有一般語言的特點,還體現著法律的功能性。在翻譯長句時,翻譯員可以從主句入手,先理清主從句之間的關系,再根據邏輯關系進行翻譯。一般地,一條法律英語規范中常會使用兩個或以上的條件狀語從句,這在普通英語中是極少出現的。本文主要以狀語從句和定語從句為例,分析了法律英語的翻譯策略。
2.1 狀語從句翻譯策略 狀語從句在整句中起著副詞作用。按照其作用的不同,可將狀語從句分為時間狀語從句、讓步狀語從句、比較狀語從句、原因狀語從句、結果狀語從句等。在法律英語中出現頻率較高的狀語從句為條件狀語從句、目的狀語從句、時間狀語從句、方式狀語從句。
2.1.1 條件狀語從句翻譯策略。法律英語中常使用whereas,provided that,unless,in case, on condition(that)...,supposing等詞引導條件狀語從句,且句子通常放在句首,表示法律規則中的假設條件。法律英語中,法律規則主要由行為主體、假設條件、應承擔的法律后果三部分組成,三者缺一不可。法律英語規范中常會使用大量的條件狀語從句來表示假設條件,即社會上可能發生的一些情況,而普通語言中較少出現此類情況。
法律英語中常用where引導條件狀語從句,而普通英語中where常引導地點狀語從句。在翻譯時,我們可將其翻譯為“凡……”。
例1 Where the borrower failed to repay the loan at the prescribed time, it shall pay delayed repayment interes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tract or the relevant stipulations of the state.
凡借款人未按約定期限償還借款的,應按約定或國家相關規定支付逾期應付利息。
例2 In the event of the loss of the breadwin-
ner, a pension shall be awarded to incapable family members of the deceased breadwinner as a result of a work-related injury or illness irrespective of his length of service, and if the death was caused by other reasons-subject to the relevant total length of service, which shall depend on the age of the insured employee at the time of his death.
如果負擔一家生計的員工因工傷或與工作相關的疾病死亡,則雇主無需考慮其工齡,應統一將死亡撫恤金發放至死者無工作能力的家庭成員手中;因其他原因導致死亡的,雇主需根據死者總工齡發放撫恤金,工齡計算取決于參保職工的死亡年齡。
在上述條件狀語從句中,條件句共有兩句,分別由in the event of和If引導,表示一種假設情況。這兩個狀語從句表達了假定情況下,當事人享受的權利和履行的義務,是該條法律規范生效的前提條件。
在進行翻譯時,翻譯員可以先翻譯條件,再翻譯結果,以保證其因果聯系的完整性。同時,翻譯員還可以按照中文慣有的表達習慣,采用逆譯的方式進行翻譯,在不影響法律嚴謹性的前提下,理清主從句關系,提高法律語言的通順度。法律英語翻譯既是一個還原語言原貌的過程,也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翻譯員只有嚴格按照翻譯原則,在保證準確度的前提下,流暢完整地表達出法律條款的真實思想和背后蘊含的法律精神。
2.1.2 目的狀語從句翻譯策略。目的狀語從句在法律英語中也較為常見,主要集中在表示協議的法律條文中,表示合同履行的目的。目的狀語在句中用作補充說明或進一步解釋雙方當事人所享受的權利以及承擔的義務。目的狀語從句多用that (以便),so that (以便), Lest (免得;唯恐), in orderthat (為了;以便),for fear that (生怕;以免)等詞引導。用不同的引導詞引導從句時,使用者必須考慮從句在句中的位置。一般地,so that和that引導從句時,從句多位于句末。在翻譯時,翻譯員必須弄清各部分結構之間的關系,避免產生歧義,影響句子的準確性和嚴謹性。同時,翻譯員還要考慮各句間的邏輯關系。在翻譯法律英語中的目的狀語從句時,翻譯員多使用順譯法。
2.1.3 時間狀語從句的翻譯策略。時間狀語從句多表示時間連接關系。常見的連接詞有when, while, until,before,after, as soon as, since等,不同的連接詞表示的時間先后順序不同。普通英語語言環境下,時間狀語從句的位置較為靈活,既可以位于句首,也可以位于句中,還可以位于句末。但法律英語是一種準確度和嚴謹性較高的語言,為避免歧義的產生,時間狀語從句一般位于句首,在翻譯時,先翻譯從句,再翻譯主句。
例3 When a child is bom, a lump-sum benefit shall be paid. The amount of benefit for each child bom and the procedure for its payment shall be established by legislation.
當孩子出生時,雇主應將員工的生育福利一次性支付完。立法應對每個出生孩子的福利金額和支付程序做出明確規定。
上述時間狀語從句中,從句用when做引導詞表示時間,即當……時,主從句時態均為一般將來時,這與普通英語中的要求是一致的。本句采用順譯法進行翻譯,顯示出了時間狀語從句的重要性,同時也有效保證翻譯的準確度。
2.1.4 方式狀語從句的翻譯策略。方式狀語從句在法律英語中主要表示當事人履行其職責的行為方式,常見的引導詞主要有as,as if,as though等,表方式之意。在法律英語中,方式狀語從句較為隱蔽,不易被發現。因此,在翻譯含有方式狀語從句的法律條款時,翻譯員首先要找出方式狀語從句的所在位置,再按照句意進行翻譯。法律英語中,方式狀語從句主要表示雙方當事人履行義務的方式,在翻譯時可靈活把握。
例4 Payment of forced leave caused by the employees failure to execute the decision of an authority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labor disputes concerning the reinstatement of an employee at his former employment should be paid by the employer the way the payment of excessive work hours due to employers should be paid which is just mentioned above.
處理勞資糾紛的機構做出決策后,關于恢復職工原來工作崗位,如果雇主沒有執行,導致員工被迫休假的,其休假期間的報酬應由雇主支付,與上述提到的由雇主造成加班的情況一樣給予報酬。
例4中,整個句子的句式結構較為復雜,沒有出現常見的方式狀語引導詞,只用一個the way進行連接,表當事人的義務履行方式。句中包含長句,在翻譯處理時,翻譯員可以先找出整個句子的框架,再將修飾部分逐一填補進去。該句包含的翻譯方法較多,不僅有順譯法、逆譯法,還有分譯法。我們仔細分析例句可知,該項法律條款中涉及的雙方當事人有雇主和雇員,整句表達的主要意思為,如果在雙方達成協議的情況下,雇主如果未按協議規定回復員工原來的工作崗位,則應支付員工在休假期間的應得報酬。其中,句子涉及的履行方式為雇主支付休假期報酬,這與員工加班時的報酬支付方式是一致的。在翻譯時,翻譯員必須弄清句子表達的總體思想,理清句子涉及的具體事項,再采用漢語慣用的表達方式表達出來。
2.2 定語從句的翻譯策略 定語從句是表示修飾限定之意的從句,它一般在主句中充當定語成分。定語從句的位置較為固定,一般位于先行詞之后,主要包括限定性定語從句和非限定性定語從句兩種。其中,非限定性定語從句主要起到修飾、補充、說明的作用,一般使用較少。而限定性定語從句使用頻率較高,它是先行詞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去掉后,句子意義會發生較大變化。定語從句的長短和結構存在較大差異,既有形式較長、結構復雜的句子,又有形式較短,結構單一的句子,需根據表達需要進行選擇。
在法律英語中,定語從句的使用范圍較廣,它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定語從句的使用一方面明確了法律條款的內容,使其更為清晰、明確;另一方面還進一步保證了公民權利和義務的準確性,避免了法律、法規條文理解上的歧義。
例5 A list of subdivisions shall be established in the same procedure for enterprises where in the event of the joint execution of work by employees who work directly with monetary or commodity valuables,collective (team) material liability may be introduced.
如果員工直接與貴重物品或商品接觸,且其工作方式為共同執行,則應按照企業的相同程序確立部門名單,同時引進集體(團隊)經濟責任制。
例句中出現了兩個限定性定語從句,其引導詞分別為where和who,表示地點和人。在翻譯時,如果將定語從句翻譯成主句,則句子的主干就變成了員工,雖然語法意義上并無錯誤,但不符合法律條款的語言習慣,使人不知所云。因此,在翻譯時,翻譯員必須先劃分句子成分,找出定語從句修飾成分,再進行翻譯,在保證意思不變的基礎上,適當調整語序。
3 小結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加深,法律文獻翻譯在我國對外交流中越來越重要。在進行翻譯時,翻譯員必須突出法律語言的嚴謹性和規范性。本文從法律英語的特點入手,通過分析一系列從句的結構,集中探討了法律英語的翻譯原則,以期為今后法律英語的翻譯和研究提供良好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于芳.長句的語法分析在法律英語翻譯中的作用[J].科技資訊,2006(32):181.
[2]謝金榮,唐淑華.法律英語長句翻譯策略[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3(01).
[3]施光.法律英語的語言特征與翻譯原則[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8).
[4]袁華平.法律英語中長句的翻譯[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素質教育研究),2008(06).
[5]陳晶輝.文化心理學視角下的法律英語翻譯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