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期,馮侖旗下的萬通地產卻在8月遭遇了董事會重組。
“萬通系”人馬全面退出董事會,萬通控股第二大股東的“嘉華實業系”人馬將全面上位。萬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馮侖主導的萬通地產董事會,或許將成為歷史。
利益爭奪的背后,有著說不清的糾葛。馮侖名震全國,但萬通卻每況愈下。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萬通地產簽約額僅為40.49億元,總在施項目13個,不足百億元的規模,排在了中國房企50強之外。在近4年的時間里,萬通地產營業收入僅維持在30億到50億元的規模,并呈現下滑趨勢。
盡管萬通地產為萬通控股貢獻了絕大多數業績,但身為萬通掌門人的馮侖,早已無意于房地產。馮侖近年來的主要精力都在立體城市、海外投資等創新業務上。

2008年,馮侖就提出,將凱德置地作為學習標桿,提出“濱海新區、美國模式、萬通價值觀”的發展戰略,要完成向房地產投資公司的轉型。從業務板塊來看,萬通控股的業務包括房地產開發、工業地產、基金管理和資產管理等四大領域。
尤其是立體城市,更是馮侖孜孜不倦推崇的夢想。立體城市耗資巨大,現在已經在7個城市開展,西安和武漢兩個城市的立體城市已經開工建設了。馮侖曾承認,立體城市最初的主要困難在于,理念上是不是被大家接受,“現在已經被大家接受了”。
對于未來萬通地產控制權何去何從,萬通方面尚未作出回應。但可以肯定的是,賺錢與花錢、職業與事業、稻粱之謀與理想情懷,這個二元矛盾的碰撞,會將萬通推到一個十字路口,也可能使得馮侖面臨職業生涯一次艱難的抉擇。
聲音
“4年左右建有效運行的不動產登記平臺。”
——8月27日,國土資源部不動產登記局常務副局長冷宏志表示,從2014年開始,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力爭1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各級職責整合和基礎制度建設,2年左右時間逐步銜接過渡,統一規范實施,3年左右時間全面建立并完善各項制度,4年左右時間建立有效運行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
“目前最實質性的特點還是應該理解為市場分化。”
——著名財經專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日前表示,應該先看到現在房地產市場是有調整,最實質性的特點還是應該理解為市場分化。在他看來,雖然調整有一定力度,這一調整改變了單邊式一路往上走的特征,但并不意味著市場就會轉調頭,一路往下走。
“取消限貸恐怕還需要時日。”
——在2014博鰲房地產論壇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城鄉建設經濟系主任陳淮將限購限貸比為血壓高大夫開的兩服藥,“后來血壓正常,其實主要是一種藥(限貸)管用,另一服藥(限購)可吃可不吃,取消限貸恐怕還需要時日。”
“無論調控者還是房地產本身,要跟市場規律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近日在媒體上表示,當市場足夠大,有幾十萬億元龐大規模的時候,調控是要服從市場規律的。“無論調控者還是房地產本身,要跟市場規律走,對市場運行應有基本敬畏之心,如果逆市場趨勢而動,就會被碾得粉碎。”
“房地產公司不上市不可思議。”
——德意志銀行亞太區投資銀行執行主席蔡洪近日表示,房地產公司不上市是不可思議的,90%的房地產公司必須上市。蔡洪平稱,企業若只是靠債務融資,在中國當下利率條件下,企業面臨死亡的危機將更大,所以必須要打通走向資本市場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