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以為自己走在通往天堂的路上,但我們也許正走向另一邊。”這是狄更斯在一個半世紀前為雙城記寫下的開場白,多年以來曾被無數次地引用,時至今日也依然適合為房企在2013-2014年度的遭遇做一個注腳。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14年邁出跨界步伐的房企,除了近期風頭正勁的恒大集團宣布進軍糧油、乳業之外,萬達集團先后布局兒童產業和電子商務,萬科集團正在籌建兒童醫院,綠地集團則大手筆進行地鐵投資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與此前其他行業紛紛涌入房地產掘金形成劇烈反差,如今標桿房企加速向其他行業迅速滲透。業內人士認為,商品房市場環境的嚴苛對于房企的考驗遠未結束,在新一輪調整期內,品牌房企想要保持規模化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從“地產+X產業”的模式中尋找更多的跨界投資機會。
樓市之冬,突破在即
對于房企來說,2013、2014兩年似乎就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當2013年的市場以一片火紅收尾,或許誰都沒有想到市場會反轉得如此之快。2014年的春天還沒有開始,凜冬就已經到來。
對于這樣一個情況,大多數開發商雖然有所準備,但是明顯準備不足。“我們預感到今年的市場會不好,只是沒有想到情況會如此嚴重。”很多開發商都曾經向記者表示過這樣的觀點。誠然,他們也知道經濟的規律——市場不會永遠繁榮下去,面對房地產市場的蕭條,大量房企選擇了跨界經營或者擁抱互聯網取暖,以求度過這個樓市之冬。
“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經退出,取而代之的是白銀時代。”萬科董事長王石此曾如此公開表示,在他嚴重的未來里,房企要想在未來繼續生存下去,必須有所突破。
異軍突起,跨界取暖
近些年來,異軍突起的互聯網行業,似乎為這些寒冬中的開發商們找到了一條取暖的途徑。如今開發商同電商合作搞促銷已經不再是什么新鮮事,他們中走得比較遠的如萬科、萬達等企業甚至直接同互聯網企業進行了戰略層面的合作,在這個一切都飛速互聯網化的時代里,將企業本身也開始進行互聯網式的改造。
于是,在嚴酷的市場競爭中,本就是領軍企業之一的萬科率先轉身,擁抱了互聯網思維。顯然,在此之前萬科深入了解了互聯網思維的精髓,所以他們雖然強調萬科將向互聯網轉型、雖然請了馬佳佳來進行講座甚至直到他們已經牽手了百度與阿里,也沒有設立一個戰略部門對此進行規劃,看上去萬科的掌舵人是想讓互聯網思維慢慢地發酵,以一種自下而上的革命,為這個企業進行一次互聯網化的改造。
而已成為圈內公認土豪的恒大則重金開道,一路攻城略地。在內蒙古、黑龍江首期投資70億元,建設及并購22個產業基地,以啟動恒大糧油、恒大乳業、恒大畜牧業三大工程,打造烙印著恒大品牌的一條龍產業。從恒大足球到恒大冰泉,至此恒大目前已是集民生住宅、文化旅游、快消、農業、乳業、畜牧業及體育產業為一體的企業集團。
當然,時代浪潮的席卷之下,同為地產巨無霸的萬達也絕不甘落后。持有大量商業廣場的他們在求新求變的能力上不在萬科之下,早就有所布局。近日來更是頻頻動作,推出萬達孩子王,進軍兒童產業。除此之外,聯姻騰訊、百度挑戰阿里巴巴的電商霸權,都讓萬達在這一輪房企跨界經營中突圍而出,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當然,除了上述三家之外,在市場的沖擊之下,其余房企也在紛紛發展自身業務,試圖找尋新的突破點。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房企雖然在進行轉型,卻并沒有將全部的籌碼壓在跨界經營上。畢竟對于他們來說,互聯網思維只是策略的改變,跨界經營則更像是一劑補藥。他們在這個房地產市場的冬天進行的動作,并不完全意味著這些房企將放棄他們多年來打下的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