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容營銷領域,出現了一個新詞匯——“微”。越來越多的品牌通過微型社交媒體為自己“帶鹽”,例如Vine、Twitter、Instagram、Instagram視頻等,還有一個很新的平臺Snapchat——它們都摒棄了廣播推廣產品這種無趣的營銷方式,取而代之的則是以對話摘要、品格再現以及風趣幽默的形式直接與它們的潛在客戶以及老客戶進行交流溝通、宣傳產品,以展示企業對新老客戶的尊重。
然而,這并不是為了娛樂。根據一篇來自貝恩公司的報道,許多消費者更青睞于通過這些微型社交媒體與品牌產品進行更深層次的情感交流。而且這些消費者的消費金額也比其他消費者高出20%~40%。
Taco Bell快餐公司一直在Twitter上進行微營銷,將消費者轉變為公司新產品的宣傳者。基于這些富有生氣而又人性化的互動,這個早年創立的快餐巨頭將它的新產品Doritos Locos Tacos打造成了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款快餐產品(Taco Bell公司表示,在這款產品推出后的10周時間里,銷售量達到1億份,其母公司Yum Brands也指出,在該產品的發行季,利潤增加了15%)。
那么,一家實體公司如何才能用寥寥數字就描述出一個有趣的產品個性呢?通過真人發音的對話,既直接又讓人興奮,遠勝過一封乏味的郵件,也強過任何冗長的媒體報道。舉個例子,Men’s Humor餐廳發表了一條推文:“今天早上,我們誕生了一個新的食物寶貝,我認為@TacoBell是食物寶貝的父親。”這家餐廳在推特上用自己的推文這樣回應道:“要DNA檢驗一下。”最近,TacoBell大力推廣其“小而慧”的內容營銷策略,它也成為利用Snpachat進行品牌推廣的第一家企業。Snapchat是一家移動服務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信息會在10秒內消失。TacoBell的顧客可以在Snapchat上預覽牛肉卷餅(Beefy Crunch Burrito)的圖片,這種方式非常吸引人,還有其他一些大品牌公司,比如Lowe’s unkin’ Donut和Target,都成功地接納了這種潮流。
但是即使是一些小公司,機會對于它們而言也都是平等的。在2013年9月舉辦的紐約時裝周,設計師Rebecca Minkoff通過Snapchat向大家展示了她的全新設計,這讓廣大粉絲們有了寶貴的10秒時間,可以目睹她的服裝。而在弗吉尼亞海灘上,Café Moka咖啡屋通過一段短視頻向顧客展示咖啡師在拿鐵咖啡上設計葉子的奇妙過程。還有位于休斯頓的FMW Fastners公司,盡管銷售不盡如人意,但還是想方設法地吸引消費者的關注。這家公司售賣一些手工物品,例如螺母、螺栓、鉚釘,父親節到來,FMW公司在推特上發表了這樣一條推文:“我愛爸爸就像愛鉆頭一樣,只是說說而已。”
來自全球社交代理公司Edelman Digital的David Armano表示,微內容,類似6秒鐘的視頻平臺Vine,可以說就是“第二個YouTube”。他指出,一個求職者可以通過Vine微視頻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個視頻在6秒內展現了一個求職者想要遇見我的故事,這其實并不容易。”他補充說道,可以影響別人的最好方式是利用那些“夾縫”時刻,而所謂的“夾縫”時刻,其實就是用戶在手機上匆匆一瞥的短短幾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