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健康小吃到內衣、軟件,越來越多的商家采用電子商務訂購模式。
Birchbox是一家提供化妝品訂購服務的公司,也是電子商務領域里訂購服務的先驅者,它聲稱已有40萬個訂購用戶了。在消費者和風險資本社會的推動下,這種訂購模式正飛速發展。Zuora是一家軟件服務公司,也提供電子訂購和收費服務,在2013年9月,Zuora宣布在一輪融資中共籌得5000萬美元資金,這使得公司總資產達到1.325億美元。
Recurly是一家幫助其他公司推行訂購服務的公司,位于洛杉磯,公司聯合創始人兼執行總裁Dan Burkhart表示:“訂購這種模式的最大益處就是既可以隨意選擇追加銷售,又能有常規性收入。”
這種商業模式從本質上來說,是利用了年金收入和年金經濟學。Burkhart說:“對企業來說,這是一種非常平和的心態;對消費者來說,則緩解了他們自己對產品的擔心。”
2013年,Birchbox公司電子商務銷售已經步入正軌,Birchbox會為他們的訂購用戶寄去部分樣品,在用戶使用之后再提供全部產品。舉個例子,一個眼影調色板的購買轉換率是11.2%,而Birchbox表示,他們的眼影調色板轉換率高出行業標準10倍。
一些新企業的創業者們也表示,他們很滿意這種商業模式所帶來的靈活性,而且還可以與顧客發展進一步的深層關系。Bitters+Bottles是一家銷售高檔酒類的商店,位于洛杉磯南部,創始人Meredith Lantz和Joe Barwin既有實體店經驗,又有網上訂購服務的經驗。每月他們都為訂購顧客提供一些出貨量極少的烈酒和經典雞尾酒。“訂購服務帶來的好處之一,就是將其與其他事情間隔開,讓你一次只花一些時間去熟悉一種事。”Lantz說,“我們會成為一家什么樣的商家最終是由消費者決定的,我們只是如他們所愿罷了。”
訂購模式同樣也是一種培養用戶忠誠度的途徑,Aihui Ong是Love With Food 的公司創始人。他的公司以每月9.95美元起步,在加州圣克拉拉灣區提供訂購服務,給訂購者送出一盒有機食品或純天然食物,同樣每新增一筆訂單,該公司就會通過國際食品銀行捐贈一頓食物。“在行善理念和經營造益的概念之間,我們希望消費者在我們這里的每一次消費都會感覺很棒。”Ong說道,“當他們購物時充滿愉悅感,他們就會光顧得更多。”
同樣,數碼產品公司也正在朝著訂閱服務的方向發展。著名的圖形圖像和排版軟件生產商Adobe公司停止了以前頗受歡迎的即購即用型Photoshop產品,取而代之的是提供一種云端訂購服務——Adobe Creative Cloud。Adobe新市場營銷策略資深總監Scott Morris說:“這一舉措是為消費者降低成本、使效益最大化而進行的重要努力。”
“我們的工程團隊不再需要等上12~24個月才能推行他們的下一個新產品,這是以前的模式,我們之前需要創建并驗證足夠多的新功能,之后我們才會將準備就緒的產品推送到終端用戶手上。”Morris說,“現在再也不用不斷地升級了,我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源源不斷的創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