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境內旅游資源豐富,2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3個國家2A級旅游景區、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國家級濕地公園、1個福建最美鄉村、2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5個省級鄉村(農業)旅游示范(扶持)點,個個可賞可玩、可圈可點。
紅色之旅
中共福建省委舊址
位于江田鎮南陽村,景區總面積20平方公里,抗戰時期曾作為中共福建省委駐地,現為福建省紅色之旅景點。景區的九澗山大小巖洞曲徑通幽,是盛夏避暑的好去處。景區建有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紀念碑、革命紀念館、烈士紀念園及巨型石雕“浩氣長存”。
中共長樂第一支部舊址
長樂玉田鎮的玉田村和桃源村是革命基點村。1928年4月,在桃源村鄭氏支祠,中共玉田支部、桃源支部在此成立。
1928年初,中共福州市委5名黨員到當時的玉田鄉,和當地的地下黨員在支祠籌辦桃源小學,以辦學為掩護,開展農民運動。在桃源村鄭氏支祠,立有中共長樂第一支部舊址的紀念碑,正面寫有“中國共產黨桃源支部委員會、玉田支部委員會成立大會會址”。支祠里屋,正面懸掛革命者召開會議的油畫,兩旁木柱上有副藏頭聯:“桃紅柳綠錦繡山河誰做主,源清流潔革命事業我與君。”
藍色之旅
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
公園入口位于潭頭鎮汶上村百榕公園,濕地總面積約4.7萬畝。濕地內擁有廣闊的灘涂和眾多的沙洲,每年南來北往數以萬計的候鳥來此棲息和越冬,是整個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飛路線上的重要驛站,被譽為鳥的天堂。目前已建成觀鳥屋、濕地博物館和百榕公園,是我國十大魅力濕地之一。
琴江滿族村
位于航城街道,距市區4公里,是江南唯一的滿族村,先后被評為“福建最美鄉村”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前身為清雍正年間全國沿海四大水師旗營之一的“福州三江口水師”,比馬尾的福建水師還早151年。村內街道以太極八卦布局,故又稱“旗人八卦城”。現存將軍樓、毓麟宮、馬家巷、旗人街、孝友坊、四大名宅等眾多文物古跡。兩百多年前由旗人祖先從北方帶來的“臺閣”民間文娛活動,已被評為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梅花古城
位于梅花鎮,現為省級“水鄉漁村”。始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面海而立,與鱔魚灘濕地相鄰。古城墻、蔡夫人廟與梅花鄉約所等眾多人文史跡保存良好。古城墻外修建有漁村文化廣場、長樂武術館、“梅城弄笛”石雕等。斑駁的古城墻、古樸的武術館、精美的石雕、充滿生機的鱔魚灘濕地以及正在籌劃建設的“美麗漁村”項目,構成了濱海古鎮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優美畫卷。
下沙海濱度假村
位于江田鎮。海濱浴場平坦寬闊,沙細坡緩,100米寬的淺水帶水深不足1.5米,400米寬的海灘長達8公里,可容納20萬人同時下海游泳踏浪。旖旎的海灘風光以及婚紗攝影基地每年都吸引著成百上千對的情侶拍照留影。
金剛腿公園
金剛腿公園位于閩江口南岸的長樂市航城街道石龍山腳,距市區10公里,公園由橫跨公路的金剛腿巨巖及其兩側的4個主要景點構成。
金剛腿,為一瀕江陡伸之花崗巖體,形似巨足探江,足尖上翹,腳部穿靴。其“小腿”懸空如橋,長約30米,寬約4米,公路未開辟之前,過往行人要徒步從“小腿”下穿過。
金剛腿有許多神奇之處,如“金剛腿分咸淡”、“大水淹不到金剛腿”等。自古享有“閩江圣景”之譽。民國初年,海軍宿將薩鎮冰、福建督軍兼省長李厚基曾分別于巖體題刻“金剛濯足”、“金剛腿”,此前更有清同治年間林寅手跡“閩江第一”和杭州進士翁華的“游江左里石龍后山龍腳石”七律詩。
漳港顯應宮
位于漳港街道仙岐村。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始建于宋代,曾湮埋地下100多年,1992年發掘出土。地宮為明、清建筑。地宮現存5個神臺,祀40多尊彩繪泥塑神像,其中包括以航海家鄭和為原型的“巡海大臣”,還有媽祖天妃、臨水陳夫人等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