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額45.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09%;實現營業收入33.66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16.55%;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77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33.72%,這是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在2013年交出的一份非常出色的“答卷”。
過去的一年國家整體經濟形勢面臨挑戰,但處于重要的戰略調整期的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極)能取得這樣的業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太極轉型戰略取得了初步成功。“向服務轉型”是太極于2012年制訂的未來5年(2012年-2016年)的戰略發展計劃中的重要內容。根據該發展規劃,太極要把自己打造成為中國最優秀的IT服務提供商,具體而言,就是成為行業信息化的領先者、智慧城市的領導者、IT服務創新的引領者,并明確到2016年實現公司年收入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太極公司在2013年堅持積極落實和推進行業信息化、智慧城市、IT服務創新的發展戰略,正是這一業務戰略幫助我們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在2014年我們仍將堅持這一發展戰略。”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淮松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2013年太極在重大行業信息化項目上收獲頗豐,500萬元人民幣以上項目達191項,其中1000萬人民幣以上項目就達87項,合同額高達21.4億元人民幣。而在智慧城市方面去年太極也取得了突破,收入達到2億元人民幣,更重要的是成功實現了以高端咨詢作為抓手,牽引建設項目落地。
“對太極而言,除了要集中資源發展戰略性行業、深耕行業外,還要加大IT服務創新的投入,實現IT服務模式的創新。”劉淮松表示。
劉淮松說,IT服務模式創新已經被太極作為公司的一項長期戰略,特別是基于云服務的IT服務模式創新,這被認為是推動公司業務轉型的重要途徑。據悉,2013年太極一直在與北京市經信委合作探索政務云建設和運營模式,積極規劃中的太極信息產業園云計算中心也將于今年動工建設,明年竣工。另外,去年太極(含子公司)取得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55項,軟件產品登記證書29項。截止到2013年年底,公司(含子公司)累計取得329項軟件著作權,170項軟件產品。劉淮松表示,隨著太極在創新方面的不斷進步,太極將逐漸“軟”化。劉淮松用“3S”來概括了太極的當前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要業務模式,即服務(Service)、解決方案(Solution)、軟件(Software)。
另外,產業鏈的整合也是太極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實際上,太極已經在該戰略上取得初步成績,繼2010年投資數據庫軟件公司人大金倉,持有其34%股權之后,2013年太極又成功完成了對北京慧點科技有限公司的并購,而這一并購的成功也是去年太極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高于營業收入增速的重要原因。
“產業鏈的整合和并購將是我們達到百億太極目標的重要手段,其中網絡和信息安全、軟硬一體化的設備將是太極并購的重點。”劉淮松透露。
談到太極在2014年的重點工作,劉淮松表示,公司將圍繞業務深耕拓展、管理全面提升兩大主題來進行,具體包括繼續優化公司事業集團的組織架構;實施“大客戶”戰略,爭奪高端市場;繼續推進整合并購工作,完善產業鏈的整合;成立創新研究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