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AC(Social社交、Mobile移動、Analytics數據分析、Cloud云計算),是這個時代最精辟的總結。
社交、移動、大數據分析、云,這些字眼交織在一起催生了一個全新的、炫目的新互聯網時代。在這個時代里,一切都在交錯——零售商Amazon是最受追捧的云計算服務商。搜索服務商Google是最耀眼的智能IT服務提供商。汽車廠商Tesla是最拉風的互聯網思維實踐者。社交網站Facebook證明數據正在成為世界的新資源。移動和社交、數據的融合正在顛覆傳統的商業理念。
總之,不管對還是錯,互聯網思維正在讓整個世界淪陷。
受沖擊最大的,莫過于以IBM為代表的傳統IT巨頭們。尤其對IBM來說,這種沖擊尤其猛烈而巨大——接踵而至的裁員潮、出售x86服務器業務、傳統軟件業務增長乏力、轉型云計算被詬病步履緩慢戰略模糊……在外界的眼里,今天的IBM就像一個掉入復雜漩渦的龐大巨人,處境艱辛困窘,甚至有言論說“IBM已經窮途末路了,不是轉型的問題?!?/p>
這些話刺耳,但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實的。SMAC風暴襲來,IBM面臨世紀挑戰,必須痛下決心,放下過去的輝煌,在自我顛覆中創新,以期在SMAC風暴中不被吹倒。2013年4月,現任CEO羅睿蘭就向整個管理團隊發出了“必須加速向新的計算模式轉型”的警告,并做出了一系列令外界眼花繚亂的密集動作。20億美元收購公有云企業Softlayer,成立OpenPower聯盟開放Power芯片,宣布投資12億美元興建全球40個云數據中心,砸出10億美元組建Waston集團,接著以23億美元出售x86低端服務器業務,之后一鼓作氣宣布投資10億美元用于Softlayer云平臺的開發、推出全新模式的PaaS平臺BlueMix、收購NoSQL數據庫廠商Cloudant……
這是IBM式自我顛覆。雖然有船大難掉頭的包袱,可是一旦想清楚了,就顯示出了豪門氣勢——從BlueMix這樣的開發平臺到Nosql數據的SaaS服務,再到各種應用負載管理等統統以as a service的云計算方式提供,再加上Power on SoftLayer服務就緒,我們已經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IBM的云戰略布局了。以覆蓋IaaS、PaaS和SaaS的全面云計算平臺SoftLayer為核心,以部署在全球的40家云數據中心為基點,以BlueMix、Cloudant這樣的開源開發和商業分析平臺為觸角,把GBS和GTS的行業能力等高價值輸送給市場,從而再次打造難以逾越的藍色城堡。
從這一系列動作,可以看出IBM正在全速云化,且已經走出起初的慌亂,節奏感逐漸明朗,云戰略布局落子環環相扣、步步為營,思慮周密,大有一氣呵成之勢。龐大的藍色巨人正在以超越它年齡的加速度與新的計算模式接軌。雖然許多人依然質疑,也有許多人感慨“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IBM的未來越來越明確。
CEO羅睿蘭這樣表示:我們當前變革的目標是致力于提供“IBM即服務”,它代表了IBM公司市場化戰略的重要改變。這也是自從IBM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為適應業務發展而建立大規模銷售隊伍以來,公司戰略的最重要轉變。我們看到IBM的具體落地戰略包括三個方向。第一借助數據協助行業和專業轉型,開辟新市場。第二面向云計算,重塑企業IT基礎架構。第三通過移動社交構建互動參與體系,幫助企業實現“客戶參與體系”,并致力于通過榜樣的力量成就領導地位。
這也可以看成是IBM公司的根本性變革,這些變革包括IBM公司如何運營,以及如何向客戶和社會實現價值。
交錯和變革時代,“老”是最易受攻擊的一面。然而,老而彌堅也可以成為難移替代的競爭優勢。埃森哲在《2014技術愿景報告》中說,“掌握數字化技術將會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憑借著深厚的資源、龐大的規模以及流程規程,就能夠成為數字化的領導者。如果說過去10年是初創企業獨領風騷的話,未來10年將是通用、迪斯尼等大象在數字化浪尖上弄潮?!倍嬲拇笙驣BM還能繼續跳舞嗎?
“每一代IBM人都有機會和責任去重塑我們的企業。這是屬于我們的時代?!痹谀欠蓍L達154的2013年度報告的首頁,羅睿蘭向投資者們做出了如是表態。
未來正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