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過去的2013年,又有很多新奇的概念出現在我們的詞匯里——大數據、可穿戴、云計算、車聯網、智能硬件、腦機接口、意念控制等等。這些聽上去非常富有科技感的名詞讓我們感到一場新的工業革命正在鄰近。而在我看來這場工業革命的根源就是創客文化的沉淀與發酵。
創客文化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開源硬件興起慢慢成長起來的一種亞文化,是在大眾文化當中產生的變種文化。創客文化真正開始被大眾所知道和了解,從一種只覆蓋很小一部分人的亞文化變為被大家所熟知的大眾文化還要從2012年說起。
2012年對于我來說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我的第一本書《Arduino開發實戰指南:AVR篇》出版了。這一年在北京世紀壇辦了中國第一場創客嘉年華,這一年我經常拿著手上的Arduino和一群自稱為“創客”的人一起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同樣是這一年,一本叫《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書出版了,年底的時候中信出版社翻譯并出版這本書,中文名叫《創客:新工業革命》,書的作者是前《連線》雜志主編,《紐約時報》暢銷書《長尾理論》及《免費:商業的未來》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因為作者在商業及技術領域的影響力,使得創客這個詞在最近的一段時間里受到了極大的關注。那究竟什么是創客呢?
簡單來說,創客就是一群喜歡動手,努力把自己的想法實現的人。相對于電子愛好者或是硬件發燒友,創客的范圍要大很多。除了剛才說到的兩類群體,還包括藝術家、木匠、電焊工人、手工藝者等等,只要你自己動手實現了你的想法,那你就可以算是一名創客。還記得小時候我們都是自己作彈弓、作火柴槍、作沙包之類的東西,那也可以看成是一種創客的行為,從這個角度來說,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名創客。千萬不要認為只有那些作電子產品、搞技術研究的人才是創客,更不要把創客等同于科學家、發明家,很多科學家、發明家都是創客,但創客不一定是科學家或是發明家。
創客行為無處不在
創客也許只是看到某樣東西自己也想動手做一個,又或是想通過自己的能力解決生活中的某個問題,再或是為了滿足個人的興趣愛好就制作了某種稀奇古怪的東西。我應該就是這種類型的,常常會作一些沒什么實用價值的東西,比如蜘蛛坦克、EGG步行機器人、心情MP3播放器等等。我很害怕社會給創客打上高科技的烙印,將推動科技創新的重擔強加到創客的群體上,認為創客的作品就應該體現技術的高精尖。如果這樣的話,國內現在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創客群體馬上就會走向消亡。如果技術的進步要靠創客來完成,那國家的那些科研機構是不是就可以解散了?我們應該鼓勵每個人的創客行為,鼓勵他人動手去實現自己的想法,這樣創客群體才會越來越大。
在《創客:新工業革命》的書中,克里斯·安德森說我們即將迎來一個創客時代。前面提到過動手實現了自己想法的行為就是創客行為。創客行為其實是人類社會一直都存在的一種行為,它是人類通過智慧利用工具改造社會的一種本能,但為什么現在這個時代才叫做創客時代呢?
我的第一本書《Arduino開發實戰指南:AVR篇》,也是國內第一本本版Arduino的著作。Arduino是一款簡單靈活、方便上手的開源電子原型平臺。與以往的電子原型平臺不同,Arduino使用起來非常簡單,基本不用刻意地學習,動手實際操作幾個簡單的例子就能學會。我也就是因為Arduino的這個特點才會寫這本書,希望能讓更多的人成為電子愛好者。Arduino的出現大大降低了電子產品制作的門檻,不需要專業的硬件知識也能夠完成很有意思的電子制作。很多藝術家和設計師在他們的作品中使用Arduino來實現一些很炫的電子效果,這讓更多的人接觸到了Arduino。大家都在感概Arduino的神奇,同時也爭先恐后的在自己作品中加入電子元素,這個新的領域稱為新媒體藝術。
Arduino的出現還直接的造就了3D打印機的高速發展。目前桌面型3D打印機的控制板都是基于Arduino或是Arduino的改型。因為Arduino的開源、簡單、易用的特性,使得很多原來沒有相關知識的人也能夠完成3D打印機的制作和組裝。在第一批桌面3D打印機出現以后,基于這些3D打印機為原型的各種改型打印機如雨后春筍般在全球各地冒了出來。本人在2013年翻譯了一本介紹3D打印機工作原理的書《解析3D打印機:3D打印機的科學與藝術》,有對3D打印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3D打印機是一種快速成形的機器,它可以將電腦端的3D模型,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構造出模型實體。在桌面型的3D打印機出現之前常在模具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于制造模型,而現在將會逐漸普及到每個人的家庭。
由于Arduino以及之后3D打印機的出現,還有以前的激光雕刻機之類的工具,使得人們能夠很容易的實現自己的想法,減少了創客行為發生的基礎條件,擴大了創客行為的涉及范圍。比如原來我們想自己制作一個板凳,我們需要很多木工技能,需要能夠熟練使用斧子、刨子、鋸子、鑿子等工具,這些都需要我們花很多時間來學習和練習。而現在我們只需要把設計的圖紙輸出到3D打印機當中就可以了。再比如原來我們想自己制作一部手機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現在我們可以通過Arduino及相應的GSM擴展板、液晶顯示擴展板以及多按鍵擴展板加上可充電鋰電池就能夠完成電路部分的制作。而外殼部分我們也不用花上幾十萬去開模,只需要設計個模型交給3D打印機就可以了。
顛覆制造業
現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有想法,基本都能夠通過快速學習獲得相應的能力,再通過簡單易用的工具就能夠實現這個想法,不用像以前一樣需要進行長時間的前期學習和練習以及大量的知識儲備。所以這個時代被稱為創客時代,每天各種各樣的人制作出各種有意思的東西,這對傳統的制造業是一次顛覆。長期以來,由于大多數人的想法在實際制作實現的過程中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所以最后能夠持續地進行創客行為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只能將自己的想法藏在心里,而在新工業革命的創客時代,創客行為一樣會呈現井噴式的增長,而隨著創客行為的增加,相應的創新、創造也會隨之增加。
作為創客,除了想法和動手之外,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分享。我們之所以能夠快速地學習到相應的知識和能力,完全取決于創客當中開源、共享的精神。所以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加入創客的行列,分享一定是作為創客的一個重要標準,越多的人分享,就會讓越多的人加入到創客當中,就會帶動更多的人去實現他們的想法。創客之間提倡知識分享,允許他人在自己的知識或是硬件電路的基礎上完成創作,但必須注明出處,并且自己的制作也要基于這個原則共享出來。這個推動整個創客時代的發展。當前社會比較浮躁,大多數人都想著賺錢,能夠靜下心來動手實現自己想法的人越來越少,這種環境下就更需要我們多去分享和交流。創客空間是創客們經常交流和碰頭的場所。這里你除了能夠找到從事各行各業的創客,還有很多加工用的工具可以使用。后面這一點解決了在自己家里無法使用中大型設備的問題。2007年的時候,全球只有40個創客空間,而如今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了1300多個,在將來,這個數字一定會更多。
創客空間鼓勵分享
創客空間數量的激增,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所有人都希望能夠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作某件事,另一個原因是所有人內心都有表現自我的欲望。創客空間正是因為這兩點原因才對創客具有如此濃厚的吸引力。本人在北京創客空間發起的C2D2分享會就是一個創客之間交流分享的平臺。分享會在每周三晚上的7點半開始,我們找來各個行業、各個領域有想法喜歡動手的朋友過來分享他們的創客經歷,讓其他創客能夠了解不用領域、不同專業的知識,通過多領域的交叉希望能夠讓大家碰撞出新奇的靈感和想法。
通過分享會我們發現中外創客的想法有很大不同。國外的創客更勇于嘗試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更喜歡嘗試新鮮事物,坦然面對失敗,很喜歡挑戰一些被認為是本該如此的事情,創客行為的出發點通常是好玩。比如在Arduino出現后,國外的創客更愿意去嘗試著使用它,嘗試著自己是不是也能制作點電子方面的作品,也正是因為這種嘗試,才使他們發現Arduino相比于傳統的單片機開發是如此的簡單易用,進而欲罷不能。而中國的創客往往更關注商業因素,更喜歡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一些新的嘗試,對于新鮮事物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去嘗試,而是希望能找到一個相應的合作伙伴,或者就是看看有沒有其他人之前嘗試過這些新鮮事物。這可能和中國的創客更關注商業因素有關,他們希望能通過一些手段減小創客行為失敗的風險,但這樣帶來的問題是也不太容易產生非常優秀的創客作品。這就像游戲開發中,技術人員的理解總是和游戲策劃的理解存在偏差,而如果游戲策劃不了解具體的技術實現,也很難策劃出優秀的游戲。
不過在中國,創客的作品更容易商業化。在國外,人工成本高,材料及電子元件的購買價格貴。而在中國,很容易就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原材料進行產品原型設計,同時有很多小批量生產、快速反應的加工廠能為創客提供加工生產服務,創客利用這些有利的資源去創業將會十分的便利,無論是對于創客,還是對于當地的實體經濟都會帶來好處。很多國外的創客都說中國是創客的天堂,紛紛來到中國,作為國內的創客更應該利用好這個優勢,我相信將要到來的創客時代一定是中國的。(程晨,創客布道師,北京創客空間C2D2創客主題分享會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