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解直線與圓錐曲線相交、相切問題時,采用 “設而不求”的方法,常可避免求交點坐標所帶來的繁瑣計算,使問題的處理變得簡單而自然.那么,是否所有問題都適宜于“設而不求”呢?答案是否定的.有時候,“設而再求”是不錯的選擇,現舉例如下.
1 “設而再求”,柳暗花明
至此發現,欲從此式中求出k,幾乎是不可能的.現不妨換個思路:為什么不從求切點的坐標入手呢?即既設又求.
(1)求橢圓C的方程;
(2)E,F是橢圓C上的兩個動點,如果直線AE的斜率與AF的斜率互為相反數,證明直線EF的斜率為定值,并求出這個定值.
點評 從③到④思維要求較高、運算量大,對極大部分學生來說較難實現.
2
點評 雖然說“設而不求”可解,但通過“設而再求”,可謂是別有洞天,特別是運算量明顯減輕.
3 雙管齊下,相得益彰
結束語 解析幾何的本質是把幾何問題轉化代數問題.無論是“設而不求”,還是“設而再求”,都是通過代數運算來解決問題,本質上是一樣的.在教學中,一定要克服思維定勢,處理好“設而不求”、“設而再求”的辯證統一關系,能充分挖掘問題中的潛在條件,靈活應對、機智處理,避免陷入“繁瑣運算,高難度技巧”的誤區,從而使問題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