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比App百萬富翁本身更令人著迷的是移動應用行業的神秘與誘惑,這成為了成千上萬夢想在App商店一夜暴富的業余程序員和設計人員的一個危險誘惑。
經常有陌生人將他們攔住,向他們傾訴自己關于移動應用程序的構想,就好像醫生經常在聚會上被人們咨詢醫療問題一樣。
米爾斯說:“經常有人向我推銷關于移動應用程序的想法。昨天我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他對我說:‘你是做移動應用的,我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但是我不知道該怎么做,是不是要申請專利?’(米爾斯嘆了口氣)我問他:‘你有什么好主意?’他立刻跟我說他要五五分成,我用他的創意制作程序,賺的錢分一半給他。”米爾斯氣憤地捶著桌子:“我都不知道說什么好。這叫什么事啊?”米爾斯顯然被這類事煩透了。
如果一個開發者提到自己從事移動應用業務,很快就會有一群人圍上來推銷自己的創意,或者詢問他在App商店賺了多少錢。從這一層面上來說,App商店越來越像一場淘金熱。
的確,就像有很多人將移動應用程序開發稱為“淘金熱”一樣,也有同樣多的聲音說它的運作更像一個賭場。
“在iPhone應用程序的市場推廣中,我見到的最接近‘商業模式’的事情就是瘋狂地做廣告,直到應用進入前50名”,AppCubby公司的大衛·巴納德(David Barnard)說,“一旦進入前50名的榜單,應用程序就會開始自我傳播……但這并不是商業模式,更像是在賭場里擲骰子。”
App百萬富翁要在擠滿了16萬個應用程序的環境中殺出重圍。在這里,幾百萬美元的得失就在倏忽之間。掉出App商店排行的前10名,就意味著銷量的急劇下降,意味著湮沒無聞,無疾而終。
這是一個奇特、顛倒和混沌的地方,在這里風險投資者可能在給一個應用程序投入了幾百萬美元后,發現自己的程序在App商店的榜首位置被一個15歲的小孩搶去,而這個小孩除了一臺Mac電腦和一本翻皺了的Objective-C For Dummies之外一無所有。你的公司再大,投資再多,都有可能敗給某個在臥室里工作的天才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