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我們引進技術和合資合作越來越困難?因為以前我們買的是國外二流、三流的技術。因此,現在要買肯定就買世界一流的技術。但世界上任何國家都不會把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賣給我們。比如核電裝備里的關鍵零部件和控制系統仍然要依靠進口,受到國外的技術限制。還有燃氣輪機,其中最核心的高溫燃燒室,國外不但不賣給我們,連合資工廠都不在國內建,讓你永遠無法掌握其核心技術。
以最能體現核心能力和技術創新水平的專利數來說,以工程機械行業為例,美國卡特比勒公司有專利11000多個,國內的中聯重科只有500多個;以發電設備行業為例,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專利有12000多個,我國哈電只有300多個。上述數字說明我國許多裝備自己的核心技術很少,而專利少最核心的原因是技術創新能力差,而且創新意識也不夠。
我國裝備制造業如何突破發展瓶頸?答案是不斷加大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不談創新,要變成強國真的很難。我國工業經濟已經不能靠引進技術和合資合作來發展,必須立足自主創新、自主發展。這是我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發展的根本途徑。因此,政府要提供支持創新的條件;企業要聚集一批人才;高端裝備制造業要打造一批產業基地,如法國航空基地、美國休斯頓基地、日本豐田汽車生產基地都是可借鑒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