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籍“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哈立德?沙魯夫讓自己7歲的兒子雙手提著被害敘利亞政府軍士兵人頭拍照,并將照片上傳到社交媒體推特炫耀,此事掀起的輿論軒然大波尚未平息,“伊斯蘭國”武裝(ISIS)8月19日公布將美國記者詹姆斯?弗利斬首的視頻,再度震撼國際社會,也再次暴露了投資歐洲乃至美國和澳大利亞市場的政治性風險。因為這個視頻中的蒙面劊子手講著一口英國倫敦東區口音的英語,而歐洲穆斯林移民及其后裔、某些歐洲本地白人投身伊斯蘭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運動早已是歐美強力部門關注的一大問題。
近年阿拉伯國家戰亂不已,恐怖武裝從歐洲招募兵員參戰,這些取得實戰經驗的恐怖分子可能返回歐洲制造未來的恐怖襲擊,甚至對歐洲國家國體政體發起嚴峻挑戰,北美和澳大利亞也存在類似問題,車臣移民察爾納耶夫兄弟去年制造的波士頓爆炸案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這個問題意味著投資歐美的政治性風險大大增加了,需要引起中國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之所以需要特別向我國企業提示這一點,是因為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國內媒體較少報道這類涉及穆斯林的政治暴力風險問題,致使我國企業普遍對此種風險缺乏概念。隨著這種風險在美歐國家日益滋長,中國企業這種“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狀況不能繼續下去了。
以中國企業熱衷投資的英國為例。不可否認,英國高度自由化的經濟環境對中國投資者頗有吸引力,但中國投資者也要了解一點,那就是英國是外來穆斯林移民較多的國家,且多數集中于大城市,21世紀初人口統計顯示當時49%少數民族人口居住在倫敦,以至于倫敦東區近年已有“倫敦斯坦”之稱。自1980年代以來,倫敦已經逐漸成為中東之外最重要的伊斯蘭思想中心。三位一體的極端主義、分裂主義、恐怖主義勢力在這里傳播思想,募集資金,招募兵源,還有許多三股勢力頭目在英國安家。
外來移民本身不是問題,但由于種種原因,在美歐國家和澳大利亞,外來穆斯林移民及其后裔越來越多地拒絕融入東道國社會,致使穆斯林移民及其后裔與歐洲當地社會沖突問題日益浮現,其中不少沖突已經涉及上述群體對歐洲、北美、澳大利亞當地社會的政治敵視。2009年美軍胡德堡基地槍殺案、2013年波士頓爆炸案等,就是如此。
據報道,在這些歐洲國家中,有著發動恐怖襲擊強烈動機的伊斯蘭極端主義分子,被警方納入監視名單已經數以萬計。早在今年年初,根據歐洲有關部門統計調查,至少已有1200多名擁有歐洲國家國籍的青年前往敘利亞參加圣戰,許多人已經回流歐洲,成為可能在歐洲發起恐怖襲擊的隱患。時至今日,已經發現“伊斯蘭國”武裝中有些旅全部成員都操英語、法語、德語,歐洲情報機構估計有兩三千取得歐洲國籍的穆斯林進入中東戰區參戰,截至8月中旬仍留在戰區者約1500人。
目睹了這一切,我們的企業還能對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市場的這些政治暴力風險視若無睹不做任何防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