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房地產行業的分水嶺,也是互聯網思維大發展的時代,房企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上半年,房地產業熱鬧非凡。恒大提出了多元化戰略,準備養奶牛,賣畜牧農產品;萬達時刻不肯閑下來,從旅游地產到文化產業,再到如今的電商020,萬達帝國愈加龐大復雜;萬科呢,作為行業龍頭,理當點燃行業第一把自我革新之火,與淘寶、騰訊合作,深入學習互聯網思維,將互聯網營銷運用得爐火純青,引發房產中介的極端危機感。
不管是行業內各種匠心獨具的營銷革新,還是行業外各種各樣的折騰,都顯示出房企當前的壓力。不過恒大地產上半年的業績表現還不錯,1-6月份的合約銷售額為693.2億元,同比增加55.4%,相比年初1100億元的銷售目標來看已完成63%。在上半年樓市量價齊跌的情況下還能取得如此成績,凸顯恒大能力,其中不排除恒大足球奪冠帶來的巨大正面營銷效應。這也是恒大與眾不同的地方。可以說恒大已經在中國足球領域有了領先定位,一段時間內其他企業很難突破。副業帶給恒大意料之外的收獲,讓恒大地產逐漸走入老百姓的心中。
如今的恒大看起來似乎順風順水,恒大品牌取得了跨越性的進步并植入消費者心中,確實給恒大帶來進入其他領域的機會。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恒大后顧無憂。地產仍然是恒大的本業,且恒大之前主要布局三四線城市,雖然拿地便宜,項目迅速復制,成本低,但是三四線城市住宅普遍過剩,恒大無疑也承受巨大的壓力:本來中端項目利潤率就不高,如今降價跑量就會進一步擠壓利潤空間。
近期,恒大提出“多元化+規模+品牌”的戰略要領,并以此作為進入世界500強企業的利器。恒大未來將進軍畜牧、糧油、嬰幼兒奶粉業務等領域,集團計劃投資1000億元,現在已經投入70億元,建設、并購22個生產基地。前不久,恒大推出了恒大冰泉,并在今年1月創下鋪貨30天銷售57億元的行業奇跡。嘗到了甜頭的恒大,意欲進一步變現其品牌含金量,選擇多元化戰略,進軍民生消費型產業,希望自身品牌優勢能夠迅速變現。
這種想法無可非議,但是潛在風險不能不警惕。恒大多元化尚處在初期,任何產品都有一個培育期,其他產品因為屬性的不同,如畜牧業、農業等,前期投入大,見效慢,不一定能像恒大冰泉一樣僅靠營銷就能迅速取勝,而且人們對于奶制品等農產品質量的謹慎態度,明顯要高于單純的一瓶礦泉水。單單就恒大冰泉來說,其未來盈利能否持續也是一個未知數,“一處水源供全球”,既不現實也不經濟。怡寶與農夫山泉之所以到處搶占水源,就是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實現薄利多銷。恒大冰泉定位中端,既不像依云那樣定位高端人群,擁有高毛利,能夠抵消運輸成本,也不能像娃哈哈等品牌那樣定位低端,以價格取勝。“一處水源供全球”的概念也截斷了恒大冰泉開辟其他水源地的機會。對于礦泉水這樣的低端“淺”必需品,人們可以嘗鮮,短時間的熱情可以帶來高銷量,但是長久來看還是價格敏感度高。因此,恒大冰泉前途未卜。
恒大新時代的到來也折射了房地產行業“黃金時代”的逝去。在行業變革時代,企業需要有所轉變,多元化是企業分散、規避風險的一個方法,但仍然要小心謹慎,不能盲目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