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來了,2014年也被業界定義為4G元年。不過,大多正在享受3G生活的人似乎對4G的到來并不敏感,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用Wi-Fi看視頻,用3G辦公,移動網絡的提速對他們來說只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
“4G是運營商之間的游戲,廠商很難借助4G徹底顛覆自己的地位。”金立手機董事長劉立榮在接受《數字商業時代》采訪時表示,4G對手機廠商的影響有限,但是會對移動互聯網的生態產生影響,比如移動視頻和相關App都會發生變化。
《數字商業時代》 : 你講到3G到4G不會帶來一種“跨越”式的革命,那么,2014年廠商發力的重點是什么?
劉立榮:2014年對廠商的挑戰很大,盡管我認為從3G到4G是一個產品升級換代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產品的立項、研發、管理、庫存會顯得非常關鍵,說白了就是如何把握3G向4G轉化的潮流很關鍵。今年手機廠商的壓力主要在清3G庫存和研發4G產品之間的平衡。如果節奏掌握不好,會很危險。
對于金立來說,3G仍然是我們的發展重點,而4G我們也要著手準備。我們剛剛在上海發布了一款4G:ELIFE E7,除此以外,我們在2014年上半年一共會上市五六款4G的產品,包含TDD和FDD。
《數字商業時代》 :4G時代雖然不是“跨越”式變革,但是你也講到廠商早已開始布局,你認為4G的到來,會讓金立在產品結構上發生變革嗎?
劉立榮:是的,金立已經找到了4G時代的打法。從產品和技術層面講,我們是第一批擁抱4G的廠家。我們的市場策略就是精品戰略,產品策略就是用戶體驗。這兩者是統一的,無論3G時代還是4G時代,核心還是要回歸產品本身。
我們在中端產品也有布局。推向市場的會是精品4G產品,基于精品策略,金立正在逐步放棄千元手機市場。因為我們發現,砍掉千元機并不影響盈利,因為那些低附加值的產品都沒做,產品結構好了以后盈利自然會變好。
《數字商業時代》: 你認為從3G向4G的過渡周期需要多久呢?
劉立榮:2013年10月,中國移動拿到一張牌照,確實對中國的整個市場產生很大的影響,影響在于整個運營商手里握有近千萬的額度,可以加強整個市場的轉型。另外,消費者現在持觀望的態度,4G主要是對3G的消費者產生一定的影響。
我預計,2014年年底,中國移動可能會布到300多個城市,布局完所有的一二線城市。所以在這個過程中,2014年上半年可能不會有太大的量,增量估計在下半年出現,可能會形成5:5對焦的一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