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龍畢業于成都某院校的電子信息專業,是西門子成都工廠PLC (可編程控制器)裝配工位上的一名普通員工。對比身邊的大多數同事來說,他還算個新人,但這份工作對于他來說并不復雜,得益于西門子數字化企業平臺,將枯燥的制造生產變得輕松。
每天由西門子MES 系統生成的電子任務單都會顯示在王云龍工作臺前方的電腦顯示屏上,實時的數據交換間隔小于1秒,這就意味著他隨時可以看到最新的版本。“西門子MES 系統SIMATIC IT 包攬了傳統制造企業生產計劃調度的職能。沒有了人工抄寫的任務單,省去了不同產線交流的復雜環節。”王云龍表示,生產訂單由MES統一下達,在與ERP 系統高度的集成之下,可以實現生產計劃、物料管理等數據的實時傳送。
這就是西門子的數字工廠,在對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管理中,數字化處處顯現,這也正是Siemens PLM Software的魅力之處。“在新一輪的工業革命中,企業需要思考的是怎樣可以幫助客戶不斷地創新,有了創新的構想之后,我們再幫助他們在制造的質量和設計方面提供軟硬結合的一體化解決方案,這也是我們Siemens PLM Software給客戶帶來的最大價值。”Siemens PLM Software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兼董事總經理梁乃明表示。
產品交貨時間縮短50%“智造”速度
數字化的企業平臺能夠帶來什么?Siemens PLM Software的答案是用數字化的方式可以實現精益的生產。
比如,西門子打造的數字化工廠能夠實現社區與制造的融合。按照通常的做法,產品規劃部門完成后提交給研發部門,研發部門開始做開發和設計,研發部門把設計好的圖紙再交給采購或者生產部門,生產部門完成后介入質量部門。
但是這往往存在一個問題,有時候可能因為圖紙改動而造成所有部門變化。反之,如果從產品開始設計的時候就通過數據平臺做到后臺共享,那么,各部門就能做到及時響應,進而縮短產品投入市場的時間,讓設計、制造等環節可以統一融合。
“應用西門子數字化企業平臺解決方案的成都工廠與西門子在中國的其他工廠相比,產品交貨時間縮短了50%。”西門子成都工廠總經理Andreas Bukenberger表示。
“制造環節有各種各樣的參數要求,例如我們加工軌道的寬度、檢測精度,這些數據都可以和我們的研發數據進行同步,然后仿真。研發部門做出來的數據,我們可以通過CAD、CAM這些軟件直接傳送到輸送機床上,這樣就可以解決設計制造融合的時間問題,使之速度更快。”梁乃明解釋道。

“混搭”的流水線“智造”效率
如果接到這樣一個訂單:生產100輛卡車、100輛轎車。傳統的生產工廠可能會按部就班地一樣一樣完成,不過在Siemens PLM Software的幫助下,數字化工廠往往會根據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或許會做出混搭的生產線。
在西門子數字工廠的工作臺上,會陳列多種不同的零件盒,每個零件盒上都配有指示燈。當自動引導小車送來一款待裝配的產品時,電腦顯示屏上會出現它的信息,相應的所需零件盒上的指示燈亮起,工人們就知道該安裝什么零件了。
這是由于傳感器掃描了產品的條碼信息,并將數據實時傳輸到了MES 系統,MES系統再通過與西門子TIA(全集成自動化系統)的互聯操縱零件盒指示燈,從而代替人完成了思考的過程。如果使用Siemens PLM Software 的Teamcenter軟件,就可以進行靈活地小批量、多批次生產,使它能夠很均勻地、連續流地生產,產生的待售品很少,如此一來,生產過程中需要的原材料消耗也很少,現金流也會較好。
“成都工廠產品的一次通過率(FPY )可達到99% 以上。”Andreas Bukenberger針對高效生產給出了具體的數字。
引領工業新革命“智造”未來
中國的制造企業都面臨著相似的挑戰:當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不能再作為“中國制造”在全球市場上的優勢標簽,制造企業對變革的需求更為迫切。
為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保持優勢,制造企業要最大化利用資源,將生產變得更加高效;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制造企業必須盡可能地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對市場的響應更加快速;為滿足市場多元化的需求,制造企業還要快速實現各環節的靈活變動,將生產變得更加柔性。而高效、快速、柔性,正是數字化企業為制造業帶來的最大變化。西門子成都工廠這樣的數字化企業的出現,為未來中國制造的變革方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參考。
數據顯示,通過數字化的工廠規劃,可以減少產品上市時間至少30% ;通過優化規劃質量,可以降低制造成本13% 。在新產品上市比例、設備生產效率、產品交付能力及營運利潤率等多個方面,數字化工廠的指標均遠遠高于傳統制造企業。
數字化制造帶來的不只是炫目的科技,還有實實在在的收益,以及支撐企業長遠發展的競爭力。這將成為未來中國制造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
西門子工業利用其在數字化企業平臺方面的技術優勢與豐富經驗,正在幫助中國的制造企業實現著這場轉型,將繼續影響著中國制造。西門子成都工廠只是一個縮影,中國制造業的數字化藍圖正慢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