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年,羅文川的工作量劇增,他不得不將自己的團隊一次次擴容。原來,從大數據風生水起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數據的重要性,并以數據為決策依據。而羅文川所在的締元信.網絡數據主做數據管理平臺——DDMP平臺,這個平臺每天跨網采集30億條網民的行為數據并整合統一到技術平臺中,通過對數據進行標準化和細分,從網民的行為特征、興趣特征、社會特征等多維度進行分析,并推向現有營銷環境,從而幫助媒體和“企業實現生活形態營銷”。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主動尋找締元信.網絡數據,試圖借力挖掘大數據帶來的更大價值。
作為締元信.網絡數據的CTO,羅文川一直都專注做一件事,一邊和客戶講解DDMP的作用和價值,一邊收集客戶的反饋,以便更好地完善DDMP這個產品。“很多企業都在做DSP(基于大數據的營銷),但是他們缺乏一個專業的數據平臺的支持,所以我們的DDMP成為了他們的幫手。”羅文川告訴記者,早年締元信.網絡數據都是主動出擊尋找市場機會,如今已經徹底顛倒,企業都是主動找到締元信.網絡數據,尋求DDMP的幫助。
目前,締元信.網絡數據一大部分客戶都是國內的大中型網站。一方面,大中型網站業務成熟,進入穩定期,締元信.網絡數據開始致力于拓展更有發展空間的業務類型;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大中型網站業務成熟,為締元信.網絡數據開展DMP業務提供了數據基礎。
從數據“夢想”開始締元信.網絡數據的理性抉擇
“早年加入締元信.網絡數據的都是懷揣‘大數據夢想’的人。”羅文川從上大學就開始接觸互聯網,畢業后,一個偶然的機會開始接觸關于數據的項目。“原來每個人都有‘數據情結’,所以我們這幫搞技術的人坐在一起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事實上,連羅文川自己都沒有完全想明白這個項目的商業模式,但是他堅信一點,他們研發出的產品一定具有顛覆意義的價值。
從2007年開始,一些互聯網公司逐漸和締元信.網絡數據達成合作意向。“數據幫助了他們做出網站運營決策、改版決策。”而互聯網公司的數據“遷徙”到締元信.網絡數據的平臺后,一個“大數據”帝國的雛形開始顯現出來。
“這不是一個拍腦袋做決定的事業。”羅文川一語道出技術型人才最大的短板在于缺乏與客戶的交流,閉門造車。締元信.網絡數據的初創期也曾讓羅文川和他的團隊感到迷茫,但是隨著他們深入客戶,了解客戶需求后,終于告別了“拍腦袋”的時代,一些應需而生的應用開始走向締元信.網絡數據的客戶們。
讓羅文川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2008年奧運會期間,締元信.網絡數據已經和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簽約。奧運會期間,幾大門戶網站數據量呈現激增的態勢,締元信.網絡數據憑借著過硬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圓滿完成了對幾家門戶網站的數據服務,也贏得了這些網站客戶的信任。羅文川回憶說:“奧運之后,我們在討論如何使用數據幫助網站不但做好運營,還更可以幫助到營銷,于是開始開發一個新的產品,其實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DDMP的雛形。”
“因為是帶著數據夢想創業的,所以我們還是把技術放在首位。”羅文川表示,締元信.網絡數據一直都是埋頭做事的公司,他們不愿意把自己的技術吹捧得天花亂墜,只求扎實地服務好每個客戶。
數據化企業成趨勢締元信.網絡數據為企業“搭臺”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讓很多人還記得那是數億人參與的“網購狂歡”,以支付寶交易額超過350億的破紀錄成績落幕,事實上電商的這場盛宴也讓更多人看到大數據的脫穎而出。
在締元信.網絡數據的客戶中,不乏電商企業。因為締元信.網絡數據不僅給電商帶來全網采集網站客戶信息,結合客戶企業網站信息,創建完善的客戶資料,還對于企業網站客戶進行持續動態追蹤,自動更新客戶行為數據。
“我們為電商企業對線上客戶實施細分管理、精準營銷和關系維護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協助企業實現客戶保留、客戶忠誠和客戶創利的目的。”羅文川表示,大數據對于中小電商是很好的機會,小電商注重營銷,利用大數據做轉型,數據在很多情況下是一種資產。
舉個簡單的例子,消費者經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在電商網上瀏覽或者買了某種商品,之后訪問其他網站或社交平臺時,也會收到類似產品的廣告,這讓很多不準備有相關消費的用戶頭疼不已。
“數據終究只是一種海量、無序且無限增長的積累,它不懂人類社交中的情感,不懂如何敘事與思維的浮現過程,而只是客觀而無限制地將發生的一切轉變為數據密碼。在用戶看來,那個拼出來的‘他’雖然做了自己做了的某些事,但與其本人所思所想也許風馬牛不相及。”羅文川解釋了這一現象。
羅文川認為,冰冷的數據,需要基于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用戶特征評價體系和科學的特征算法模型挖掘用戶特征,盡可能地了解用戶的心思、靈魂,由此去預測他將來可能做什么。針對網民交互行為及行為對象的數據,如果落實在營銷應用層面,需要挖掘用戶和內容的關系。基于原始數據,首先要把用戶和他所看的內容提煉出來,然后對每一個用戶進行標簽管理,在這個基礎上再對用戶做更加細分的分群管理。之后,才能利用這些數據去分析每位消費者的消費路徑與習慣,在認知和理解消費者的基礎上,通過其行為軌跡解讀他的心理與習慣。
締元信.網絡數據所做的就是通過數據分析系統增加“智商”、“情商”,能夠在數據基礎上通過生活常識,或者一些邏輯關系去分析用戶當下的體驗、未來的消費趨向,這將是未來數年大數據及網絡營銷行業能否實現突破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