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激情藝術,激發課堂活力,提高教學效率已成為當務之急。本文首先分析了激情藝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就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如何展現激情,提出幾點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活力;高效;激情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堂上,教師的激情,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沒有激情的課堂,是沒有活力、索然無味的。教學中,運用好激情藝術,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語文課堂真正“活”起來。
一、激情藝術對教師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加教師的魅力
語文這一課程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師要有激情,激情的教學能增加教師的魅力。一個有激情的教師,必定是一個有形象的教師,臉譜語言、身體語言,都能夠達到表情達意的目的;一個有激情的教師,必定是一個情感豐富、思維活躍的教師,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教學中;一個有激情的教師,必定是一個鉆研教材、靈活運用教法的教師,能夠做到得心應手組織教學活動;一個有激情的教師,魅力是無窮的,感染自己的同時,也感染著學生。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生機
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天真爛漫、敏感多情、活潑好動。教師千篇一律地照本宣讀,激發不起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理解不了教師的良苦用心,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感受不到語文知識的豐富內涵。激情的課堂正好能彌補這一缺憾,它能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如一節相識課上,我是這樣調動學生的激情的:如果初中階段是一部長篇小說,那么我們這節課就是這部小說的序言;如果初中階段是一支優美動聽的樂曲,那么我們這節課就是這支樂曲的前奏;如果初中階段是一本裝訂考究的畫冊,那么我們這節課就是這畫冊的扉頁。現在,讓我們從欣賞這篇序言,聆聽這段前奏,翻開這優美的扉頁開始吧!
(三)有利于促進學生與教師的交流
課堂是師生交流的主陣地。課堂上,激情的老師與激情的學生交往就會碰撞出更激情的火花。教師的激情能夠吸引學生、感染學生,同時,學生的激情也會對教師激情的發揮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教學中,教師激發出了學生的激情,學生聽懂了教師的激情,教師與學生互相鼓勵,互相欣賞,各自的激情都能得到升華。教師的激情不僅要體現在課內,更要體現在課外。教師用真摯的情感關愛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更能夠增加師生間的情感,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四)有利于增加教材的魅力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有了激情,就有了對教材的關注,有了對教材的關注,就能深入鉆研,得出自己獨特的見解。通過品讀、賞析、感悟,讓教材的人文性得到體現。教材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通過激情的講授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示。沒有激情,就不會有這樣的表現效果,教材的魅力就得不到體現。
二、展現初中語文教師激情的措施
(一)激情導入,引發興趣
課堂是師生互動的場所,課堂上,即使教師激情四射,學生如果無動于衷的話,課堂都是一潭死水。教師在授課之時就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激情,把這潭水攪活了。如:講古詩《贈汪倫》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在多媒體上展示出如下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讓學生賞析這些詩,看這些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學生答“都是送別詩”。然后引導,這些詩在送別上又各有不同,王維與元二是以酒話別,李白與孟浩然是以景惜別,高適與董大是勸慰之別。分別是痛苦的,但又不得不別。那么李白與汪倫之間又是一種什么樣的“別”呢?讓我們深入研究詩句,學生帶著濃濃的興趣投入到詩句的學習中。
(二)激活課堂,主動參與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學習效率肯定不高。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語文課堂就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為常態,從而達到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目的。學生的主動參與需要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能急躁,應多鼓勵,少批評,逐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三)把握教材,以情動人
沒有感情上不好語文課。語文課不同于其他課程,它的每一篇文章都蘊含著豐富的感情。課堂上教師對教材的把握直接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深度和高度。教師在講課前要深入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內涵,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切實可行的教案。授課中只有根據教材特點激情洋溢的講解,用情去打動學生,才能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增強教學效果。
(四)創新教法,講究藝術
課堂上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教師在講臺上講的唾沫橫飛,學生趴在桌子上是昏昏欲睡。出現這一狀況,是因為教師普通的授課方式已經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了,更別說激情了。這就要求教師深入鉆研教材,創新教法,重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激情。如:講《看云識天氣》活動課時,我利用多媒體,收集并制作了大量各種云的圖片,讓學生看圖進行辨認,然后進行小組賽,看哪組能根據云的形狀識別出天氣的狀況,最后讓學生總結說明文的知識。這種教學方法的改變,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學生學習的熱情高漲,一改過去一學說明文就死氣沉沉的情況。
三、總結
總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深入鉆研教材,掌握教法,運用好激情藝術,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才能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的快樂,真正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褚兆之,漫談初中語文教師的激情藝術[J].考試周
刊,2012(71).
[2] 宋占勇,淺談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藝術[J].信息教研周
刊,2013(1).
[3] 吳泰友.讓教學活力四射讓課堂更加高效—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3(7).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