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游戲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知識的自主建構。但是,中國傳統思想對游戲就是“玩”,是與學習相對立的認識,影響著游戲化教學的有效開展。本文以小學語文為研究對象,探究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開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化;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游戲化教學的內涵
游戲化教學指的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與游戲相結合,利用游戲的情境性、趣味性和合作性為教學內容的開展創造氣氛,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新知識的思考和學習。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指的是根據小學語文的課程標準,將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游戲精神相結合,通過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在游戲的教學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和鞏固。
二、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師觀念上對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不認同
在對小學語文教師的訪談中發現,教師雖然對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予以認同,但是并不認同教學的游戲化能夠有效的開展,教學的游戲化會影響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只是在教學內容完成后,利用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是作為學生認真聽課的一種獎勵。在談到通過設計游戲化的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開展時,教師指出學生會把大多數注意力放在游戲的形式和娛樂上,而游戲中蘊藏的教學內容則不會有效的開展。
(二)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模式呈現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逐漸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教學中得到實踐,但是通過觀察大多數教師的游戲化教學發現,教師只是在教學的某一個環節設計游戲活動,例如在識字教學中的接龍游戲,很少有教師將游戲化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以游戲化的教學活動完全組織整節課的教學內容。同時,在游戲化教學的設計上,教師大多采用的是單一的行為活動,而學生全身活動、全面參與的形式較少。
三、小學語文有效開展游戲化教學的策略
(一)促進教學內容和游戲形式全面結合的游戲化活動
游戲化教學的目的是以游戲化的教學活動為支架,引導學生展開關于教學內容的自主學習,也就是說教學內容的學習是融合在游戲化的教學活動中的,游戲化教學的課堂中沒有脫離游戲化活動的教學內容,也就是說教學內容完全是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的,不再是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例如,在《春天的色彩》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以歌曲游戲的形式引導學生唱出有關春天的歌曲,學生們在美麗的歌曲中感受著春天的美麗。然后教師作為導游,以PPT畫面的展示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春天的景色,同時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所看到的春天,音樂、詩歌、舞蹈、謎語、繪畫等,學生在游戲化的活動中感受著春天的色彩,在游覽世界各地的春景后,學生認識到春天有粉紅色、桃紅色、黃色、綠色、湖藍色等,主要以綠色為主。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以下面的色彩為主,通過顏色的搭配和線條的繪制,描繪出春天的色彩。學生在自我創作的過程中更加體會著春天的色彩帶給我們的驚喜和美麗。在這節課中,教師將教學內容完全地融合在游戲化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在游覽、在歌曲、在動手創造的過程中體會著春天的色彩,學習著新課程的內容。
(二)游戲化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
游戲化教學模式是新課程背景下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與新課程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相吻合的。游戲化教學的課堂不再是教師支配的課堂,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不是活動的被動參與著,游戲化的教學活動不再是教師公開課教學形式豐富的手段,而是促進學生高效地參與課堂活動,自主地學習新知識,進行知識自主建構的重要支架和重要工具,也就是說游戲化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例如,在《兩只鳥蛋》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設計游戲化的教學活動,通過PPT的展示引導學生走進動物園的鳥禽區,學生在欣賞著鳥類世界,交流著他們所喜歡的鳥類,他們所喜歡鳥類的地方。這時動物園的一個導游展示出一個問題“你知道美麗的小鳥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嗎?學生見到這樣的題目根據生活中的經驗展開了討論,有的說是鳥媽媽生的,有的說是鳥媽媽生鳥蛋,不是鳥媽媽等等,通過討論學生基本建立了自己初步的認識,這時教師把前幾天的雞蛋和母雞拿到教室里,引導學生想辦法產生小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關于課文的學習,并借助課外學習指導了雞媽媽孵蛋需要的溫度,學生在今后一周的觀察中親眼看到了小雞,知道了保護鳥蛋就是保護鳥類,就是保護大自然。在以孵蛋游戲為活動的教學中,學生應承擔著自己的責任,非常認真地展開了關于新內容的學習和課外知識的擴展,這樣的教學以學生為主進行學習,充分提高了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張青民.游戲化教學及其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4(5).
[2]劉方.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游戲化教學方式的實施[J].小學閱讀指南(中),2011(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