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界,開放性已不是一個新名詞,但在語文教學研究領域中還未確定開放性的概念,并且目前開放性主要是應用到教學模式,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沒有提出相應的開放性教學內容,這些都無法滿足當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高標準要求。
【關鍵詞】課改;中職語文;高效開放;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語文課堂有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然而,在現實的中職語文課堂中仍存在著很多現實問題,課堂教學不夠開放,教學形式還存在著單一的模式,不能完全滿足當代中職學生的需求。對于如何實現當代教育提出的教育目標和培養社會需要的有用人才,我們只有從學生學習的內容上進行改革,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建立學生喜歡學習的和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體系,才能從根底上塑造當代社會所需求的人才,才能實現教育的最終目的——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如何在課改背景下創建高效開放的中職語文課堂,已成為我們迫不及待要完成的任務。
一、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語文課程在中職教育中的地位在不斷地減弱,語文教師也漸漸地感覺到在學校中處于邊緣的地段,在專業教師的光環之下越顯得暗淡無光,語文教師們對課堂教學越發沒有激情和動力。對語文教師打擊更大的是,學生們對語文學習沒有動力,沒有學習精神,課堂呈現出無精打采的樣子。
(一)語文教師教學思想觀念
1.教學思想觀念。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的教學思想觀念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身心發展。當前多數語文教師知道語文對中職學生的人文修養和職業素養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作用,但仍有一些教師沒有很強大的耐心去引導學生熱愛語文,去引導學生認真地學習語文。調查發現導致中職學校語文教師的思想觀念比較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中職語文教師缺乏對學生的心理了解,不清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二是中職語文教師對中職語文教育和初高中的語文教育區別不清,仍然把語文知識的傳授作為重點。三是中職語文教師認為中職學生是“朽木不可雕也”。這是對中職學生最大的歧視,雖然中職學生學習基礎差,但并不代表著他們一直都是這么差,并不代表著他們沒有提升的空間。相反,學生素質的提升需要教師們去挖掘和開發。
2.教學模式。
目前的職校還存在著傳統的教學模式:一是教師導入;二是介紹作者;三是介紹寫作背景;四是新課內容,文章主要內容及文章給學生帶來的啟示等;五是講解課后練習。在課堂上,學生圍繞教師“轉來轉去”。在寫作、平時作業、期末成績等要求方面,教師以高中生的標準來考察學生的語文水平,如期末考核試卷,以字音、字形、修辭、閱讀理解、作文等為主。在高標準的壓力下,給學生帶來消極影響。單一的教學形式導致沉悶的課堂,沉悶的課堂又抑制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個性觀念的發展。從這個角度看,中職語文課堂除需要新穎、開放性的內容之外,還需要開放的教學模式,以新的教學模式展現新的教學內容。
3.教學方法。
教師的教學方法是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在目前的中職語文課堂中還存在著單一的教學方法。教師以講授法為主,沒有給予學生練習的時間和討論的空間,這種方法既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制約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發揮。并且從本校每個學期末的學生評價中了解到教師們備課不充足,在講授的過程中只是拿著課本或者拿著各種資料念給學生聽。講授法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它并不是被淘汰的方法,而是教師們在使用它的時候要把教學內容準備充分,要做到各種知識可以信手拈來,要做到講授內容時顯得靈活多變。
4.教學內容。
語文是一門有著豐富多樣內容的課程,它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更新。然而,在中職語文課堂中,教學內容仍保留著傳統的因素。教學內容以課本教材為主,如重點介紹課文的脈絡及段落意思;詳細肢解課文的內容,分析字句。這些內容嚴重脫離了學生的現實生活,減弱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二)學生的學習思想觀念
1.學習的觀念落后。
從學生學習情況分析上看,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相當一部分是學習成績較差、學習積極性較低、課堂紀律較差,他們的普通話水平較低、句子表達不完整、交流能力和溝通能力也較低。從平時的學習觀察中發現,他們的自學能力差,合作意識弱,自主探究意識不強,學習無動力也無壓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對語文學習的理解上出現嚴重的思想偏差,大部分學生認為語文這門課對他們的將來沒有很大的作用,特別是工科類的學生,對語文的重視嚴重不足。所以,我們要及時地轉變學生輕視語文學習觀念,要使學生對專業課和公共課有更深刻的認識。
2.學生的學習方法。
中職學校的學生只拿著一本語文課本、一篇篇的筆記和一本練習冊開展語文學習,這種學習方法難于認識到語文知識的博大精深,相反,會使學生認為語文很枯燥無味。學生比較少閱讀課文資源,對課外知識了解不多。對于學校的圖書館,他們從不問津。學生從來不去預習課文,在課堂中,教師給定時間讓他們去閱讀,他們也不愿意去做,或者教師安排全班學生朗讀,工科班的學生也很少能夠完整地、大聲地朗讀下去。學生喜歡獨立學習,不愿意跟同學一起討論問題,更不愿意與同學分享學習內容。從這可以看出,中職學生是在孤立狀態中進行學習,不愿意與人溝通、交流。這種狀態容易使學生的思想走入極端,難于促發學生創新思維的開發。
(三)學校管理思想觀念
學校的管理思想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開放的思想必然帶來先進的、豐富的、自由的文化。教師在課堂中的言行舉止也是學校管理思想的表現,學生的一舉一動也體現著學校管理思想的成果。在中職學校,由于學生素質不一,并且很多學生曾經在中學違反校規校紀。所以,中職學校的管理者為了防止學生做壞事,制定強硬的校規校紀,學校把平時尊師守紀、表現規規矩矩的學生作為評優的對象,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嚴格的教育和懲罰。學校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管好學生紀律,嚴厲打擊在課堂鬧事的學生。這樣的管理思想使我們不敢給學生布置開放性的任務去實踐,更不敢把學生帶出課堂去感受大自然。可見,在中職學校,語文學習活動少,語文學習環境單一,語文學習中歡樂少,語文學習中師生共鳴少,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減弱學生熱愛語文的程度。
二、創建高效開放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要求
(一)教師建立開放的師生關系
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教育教學中最重要的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得到良好教育的必然要求。由于師生關系主要表現在教師與學生的言行舉止及表情之中,師生關系的展開是學生獲得知識和思想精神熏陶的過程。在教師的行為規范中有這么一句話:“為人師表”,教師在學生面前是榜樣,是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行為與思想。傳統中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師生關系,藐視了學生的尊嚴和自主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健康健全的人格。取而代之的必須是開放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應該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師生之間應該是民主、平等、互相合作的關系。在這一關系中,學生的自由表達應該得到充分的體現,讓每個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自由自在的學習和探索。教師應該努力與學生建立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中的引路人和幫助者,使教師成為學生生活中的顧問,使教師的微笑成為學生冬天里的一縷陽光。
(二)教師建立開放的知識結構
中職語文教師與其他類別學校的語文教師一樣,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才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語文教師要擁有開放的知識結構,必須要勤學苦練,做一名勤勤懇懇、樂于學習的教師,把“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作為我們的學習格言,把“給學生一個充滿豐富知識的課堂”作為教學信念。我們平時與同事之間要相互討論,多花點時間探討教學與教研工作,若發現問題時,要在第一時間去解決問題。語文教師除了向身邊的人、書籍、網絡學習之外,還要多去參加專門的培訓,學習新專業意識和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我們在培訓中可以感受不同的教學方法,認識不同的教學現象,并且能與不同地區的人相互交流,領略不同的思考問題的角度,學習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對我們的教學成長有很大的幫助。總之,語文教師要形成開放的知識結構,在語文教學中靈活應用,在學生面前信手拈來,這樣的教師才能使學生產生敬佩之情,使學生心服口服地聽語文教師講學。
(三)教師建立開放的課堂環境
中職語文教學的課堂環境可以向社會開放,帶領學生體驗社會生活。陶行知先生說:“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會上去,以社會為學校。這樣,教育的教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參與進來。”當代學生在學習期間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他們有了解社會的愿望和興趣,中職語文教學應結合社會大舞臺,開闊學生的視野。并且“社會生活是個五光十色、閃爍不定的大舞臺,人生百態、蕓蕓眾生均以其特有的姿態出現在這個大舞臺上,形形色色,就像一本天然的教科書。只要學生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便會學到許多活生生的知識,包括語文知識。”雖然中職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弱,但是他們對教室外面的事物總是充滿著好奇。教師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這種新鮮感能引起學生的好奇,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們在開闊的視野中,總能尋找自己喜歡的話題,總能發表自己的一些觀點。我們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做,有話可說,這就形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課堂。
三、高效開放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手段
(一)網絡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網絡是當今社會的熱門詞語,也是當今社會最受歡迎的工具。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在教育領域中也離不開網絡,語文教學也受到網絡的沖擊。網絡給教學帶來的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育界的專家和教師們對網絡給教學帶來的影響是褒貶不一,目前也沒有形成統一的言論。總而言之,網絡是時代的產物,是教學中的新手段,是開放性的教學手段,是當今開放性課堂中常用的教學手段,我們要合理地使用網絡。
(二)影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影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提升學生的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影視藝術是一門迷人的藝術,是當今人們業余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也是我們的學生課余生活重要內容的一部分。當今教育領域中,有不少的老師也在語文教學中嘗試影視的應用,這也是開放性教學的一個表現。在嘗試中主要是遵從兩個出發點:一是通過影視來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和做事,二是通過影視來更好地了解文章中的內容。
四、結語
中職語文課堂教學開放性探索主要是根據個人的一線教學經驗和分析學校的現狀出發,探索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開放性。筆者從事實出發,即把目前的語文教學情況作為著手點,調查目前的語文教師狀態、教學狀態、學生狀態等,總結目前的教師與學生存在的問題,然后探索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總的來說,目前的中職語文不受學校、教師、學生的重視,語文教學內容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內容比較單一,這些狀態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不符合國家教育部對中職學校提出的教育要求。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為了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喜歡的課堂,成為對學生有用的課堂,從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策略上著手,建議中職語文教師重視語文教育,建議中職語文教師設計開放性的語文課堂,建議中職語文教師要花心思組建有趣、有作用、讓學生喜歡的課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余紅楊.基于中職學生語文現實的開放式課堂教學探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7.
[3]方世梅.課改背景下如何創建高效開放的中職語文課堂[J].文教資料,2012(29).
[4]丁達奎.淺談如何打造高效中職語文課堂[J].職業,2014
(23).
[5]黃振強.高職語文教學內容開放性策略探討[J].現代語文,2011(10).
[6]周麗.“開放式”高職語文教學實踐的探討[J].現代語文,2006(7).
(編輯:陳 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