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要我們思想品德課教師能靜下心來,進一步挖掘教材、潛心研究、精心備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和創新,打造高效課堂,思想品德課就可以為成為學生所喜愛的學科,教學的實效性就會真正落到實處。
【關鍵詞】實效性;情感教育;思維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是初中階段一門綜合性必修課程,它在提高學生政治素質,為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獨特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的實效問題愈加擺在老師們的面前,那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性,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為學生后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本人結合多年來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性,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堅持學習,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堅持學習,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是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性的前提。有一位從事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課老師,回顧了他多年的教學經歷,發出了“思想品德課,想說愛你不容易”的感嘆。他寫道:“不經意間,任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多年,榮光不過少許,更多的是難教的無奈?!睆倪@位思想品德課老師的無奈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困境和思想品德課老師的艱辛。同時,也告誡思想品德課老師,教材在變,考點也在變,所以,要教好這門課程,教師一定要堅持學習,具備廣博的學識,豐富的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二、準確把握新課標要求,靈活使用教材
準確把握新課標要求,靈活使用教材,是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環節。新頒布的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強調:思想品德課程以加強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礎。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努力落實這些目標,在使用這些教材時,不能僵化地以完成課本內容為終結,而要根據教學的客觀條件、學生實際水平和具體需要,靈活使用教材。例如:在學習“永不放棄生的希望”后,我讓學生聯系“5·12”大地震有關事例回答“為什么要永不放棄生的希望?”有位學生回答:“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有希望”。師問:你為什么這樣理解?(生:我看了有關大地震報道的事跡后體會到的)教師肯定了學生的答案,并指出要形成自覺從生活實際中去體會答案。對教材內容、教材中的教學活動、教材提示的教學方法等都應進行適當地調整,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需要,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注重情感教育,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注重情感教育,進一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性的有效途徑。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柳斌說:“教育是充滿感情、充滿愛心的事業,沒有感情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教育,單純的知識教育不能造就新一代四有新人”。師生情感的融洽和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的形成與教學水平的提高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師生情感的融洽,不僅能保證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順利進行,而且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質量不斷地提高。情感教育的對象要找準,要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幾年來,我在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視情感方面的教育,尤其是農村留守學生,他們缺乏父愛和母愛,由于愛的缺位,他們往往逆反心理較強,抵觸情緒嚴重,課堂教學中,我十分注意這些學生的一舉一動,有意讓這些學生參與討論、質疑、探究活動,鼓勵他們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學習,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自然而然地會調動起來。
四、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教給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教給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性的關鍵。近年來,我有意對學生的中考試卷作了的分析,發現學生失分較多的都是那些較為靈活的注重能力考察的題目。有些學生把書讀到能倒背如流的程度,可分數仍不理想。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教師平時教學中只重視知識教學而忽視能力培養和科學的思維方法訓練不無聯系。那么,教者在平時的教學中就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使學生逐步具備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我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參與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使學生通過問題解決的過程獲得成功感。課堂上經常采用“議一議”“想一想”“說一說”的方法讓學生參與討論、明確答題的方法和技巧。比如,一些意義類的試題,首先要求學生明確范圍和角度,要根據題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關鍵句等。啟示類主觀題型,要求學生明確材料反應的現象或問題,弄清設問的指向,明確要回答的是哪方面的啟示,要找出材料所敘述的問題或現象產生的原因。在此基礎上,談談“我們應該怎么做”(對于正確的加以肯定,對于錯誤的指出正確的做法)。這樣平時注意有針性地訓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
五、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
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是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性的根本。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把握住教學的基點和訓練的梯度,教學內容要精選。教材是選擇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但教材不等同于教學內容。因此,教師應從思想品德課學科價值觀的高度出發,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及實際出發,從教材中精選出教學內容,并做出適當的信息處理,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實施有效的教學。教學方法一定要靈活多樣。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積累資料,使學生感到思品知識就在自己身邊,看得見,摸得著,這樣就會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總之,只要我們思想品德課教師能靜下心來,進一步挖掘教材、潛心研究、精心備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和創新,打造高效課堂,思想品德課就可以為成為學生所喜愛的學科,教學的實效性就會真正落到實處。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