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格教育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中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著較大的影響。但是,從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實際來看,語文教學中的人格教育缺失比較嚴重。本文基于此,從交往式語文教學模式的構建及教師、學生自身因素三方面具體研究了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格教育實施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人格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據調查研究顯示,傳統的高中語文教育教學過分強調學科知識的積累,基本上都忽視了學生的人格教育。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教育也逐漸由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由于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影響,造成高中語文教師依然忽略人格教育的情況。因此,本文對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格教育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構建交往式高中語文教學模式
當代教育理論認為,交往在教學中具有本體論意義,交往是教學順利開展的基本前提與方式。因此,構建交往式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對于高中語文教學具有重要作用,具體來講包括以下三點。
首先,交往式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形成主體性人格。交往表現為參與主體之間的行為,它反映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因此,在交往式高中語文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有效地進行交往,在這種交往中展現彼此真實的內心世界,并逐漸形成教師與學生各自獨立的主體性人格。
其次,交往式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 識。這種模式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是具有各自的主體性的,這樣,就使學生擺脫了傳統教育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使學生體會到教學過程中的民主、平等與尊重,從而逐漸建立對教師、對學生的信任,最終培養學生具備較強的合作意識。
最后,交往式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引導學生發現自我與展示自我。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展示自我的機會,使學生可以大膽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發表言論,進行言語交往,從而使學生在這種交往中不斷的發展自我與展示自我。
二、發揮語文教師自身人格教育價值
教師人格對于學生的人格教育是具有重要價值的,但這種價值需要通過語文教師的教學實踐具體表現。若高中語文教師不能夠在教學實踐中對自己的人格進行適當的控制與合理的發揮,那么這種價值就只能作為一種潛在價值存在于語文教師的思想行為中。所以,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努力實現自身人格教育價值。比如,針對語文教師的個性化教學來講,語文教師為實現其教學方式的個性化,可以從對教材的處理,對課程教學結構的安排上著手,還可以從教學語言的運用、課堂氛圍的營造等方面出發。例如,在講授《荷塘月色》課程內容時,語文教師在切入課題時,要避免使用傳統的對文章寫作背景、作者資料進行枯燥介紹的方式,而轉變為激發感情法,或者是設置懸念法等,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真實的荷塘月色場景,吸引學生參加到課程教學當中。在教材的處理方面,語文教師可以避免使用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的方式,而轉變為中間開花的方式,課堂效果會更好一些。通過這種個性化的語文教學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并在教師的個性教學中影響學生樹立創新意識。所以,個性化的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的人格教育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三、在生活實踐中塑造學生健全人格
生活就好比是一個很大的實驗場地,人只有走進這個實驗場地,投身到生活實踐當中才能不斷地完善自己,健全自己的人格。要想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單純地借助于思想教育與審美陶冶是完全不夠的,需要將學生投放的生活實踐當中,將課堂中學到的思想觀念內化為具體的行為。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不僅要組織好課堂教學,還應該適時地組織學生參加課外實踐,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逐漸塑造健全的人格。為此,語文教師應當具體做到如下兩點:一是為學生創造多種生活實踐機會和條件,引導學生實現課本語文知識與生活實踐的有機結合,并讓學生在這種結合中體會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與現實意義;二是語文教師應當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滲透參加生活實踐的重要性,鼓勵學生自主參加社會生活實踐,從而讓其從實踐中自主獲取課本上沒有的知識與能力,進而培養學生自主、自立、自強的健全人格。
“紙上得來終覺淺,需知此事要躬行”,對于高中語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亦是如此。為更好地將學生在語文課程中學到的正面思想在生活實踐中形成其穩定的性格特征,學校可以通過開展主題討論會、辯論賽、演講比賽、書畫比賽等,培養學生真正的審美,從而不斷發現生活中的美,并具備創造美的能力。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給學生安排“給父母洗腳”“跟父母說說心里話”“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故事”等任務,讓高中生通過與家長、親人之間的交流,在其引導下,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
生活作為高中生最熟悉的場景,也是高中生未來面對的主要場景,在生活實踐中塑造學生健全人格不失為一個很好的策略。在語文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有效地將語文課程中所蘊含的人格教育思想結合到生活實踐當中,推動學生通過語文教育快速地形成健全人格。
四、結論
綜上所述,人格教育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具備健全人格,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貢獻的重要基礎。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充分重視交往式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自身人格的教育價值,并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塑造健全人格。
參考文獻
[1]楊樂.淺論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5).
[2]柯錦川.高中語文教學的情感陶冶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2(4).
[3]黃衛華.提升高中語文教學品質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