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2014年9月14日
地 點:家中
采訪者:我
被訪者:媽媽
我:媽媽,請認真接受我的采訪,好嗎?
媽媽(偷笑):嗯,小記者同志,請開始吧!
我:我是您懷胎十月生的嗎?
媽媽(努力憋住笑):當然,我肚子上還留有一條長長的刀疤哩!
我:總聽人說,懷孩子非常辛苦,是嗎?
媽媽:辛苦不假,不過,再辛苦也不覺得,因為更多的是甜蜜啊!懷你前四個月,我妊娠反應非常嚴重,吃啥吐啥,可吐過了還得拼命吃呀!如果不使勁兒吃,寶寶的營養怎么能跟得上?
我:謝謝媽媽!想不到您為我遭了這么大的罪!
媽媽:還好啦!四個月后,我的胃口就恢復了,肚子也慢慢鼓了起來。你長個兒、長力氣了,會動一動、扭一扭,會跟媽媽打招呼了。
我(笑):我在您肚子里動來扭去的,您疼嗎?
媽媽:不會不會!相反,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我總情不自禁地想:寶寶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是什么模樣呀……
我:哈哈,聽說我是剖腹生出來的?
媽媽:是的。離預產期還有半個月,我去醫院做產檢,醫生發現你胎心音偏慢,說是缺氧造成的,如果繼續發展,就會有生命危險,建議我提前剖腹產。當時我和你爸爸都嚇壞了,經過慎重考慮,當天下午就做了手術。2004年3月22日下午4∶30,你平安出生了。
我:剖腹產一定很疼吧?
媽媽(摸了摸我的頭):現在不疼了。當時麻醉藥散后,不僅是刀口疼,全身都疼,躺在床上既不能翻身,也不能隨便亂動。
我:對不起,媽媽!讓您忍受了那么大的痛苦!
媽媽:身體疼還好說,擔驚受怕才更讓人難受!你八個月大時,發過一次高燒,一直燒到40度,在沙洋人民醫院住了5天也沒退燒,反而越來越嚴重,不僅拉肚子,還咳嗽,我和你爸爸急得幾天幾夜不敢合眼。后來轉院到荊門一醫,又住了整整一個星期,你才完全康復出院。那一次,差點兒把我們給嚇死啦!
我(深情地):謝謝媽媽,您為我吃了這么多的苦!
媽媽:只要你健康成長,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媽媽就心滿意足了。
我:我一定會努力的。
自己的話
每次看到電視上的采訪,都覺得特別有趣,想用這種方式寫一篇習作。平時看媽媽特別辛苦,總是對我無微不至地照顧,于是我想用采訪的方式聽聽媽媽的心里話。原來媽媽生我是那么的不容易,我讓媽媽受了那么多苦,以后我要好好孝順媽媽,多替媽媽分擔一些家務,不再讓媽媽那么累。
教師點評
王海蓉:這篇習作仿佛早春新發的嫩柳,又恰是初夏“才露尖尖角”的荷葉,讓人眼前一亮!采訪實錄——這種新穎的體裁,小學生接觸得很少,更別說運用了,可小作者駕馭得有板有眼,從容不迫。充實具體的內容,流淌著動人的母子深情;輕松自在的口語,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我們如同親臨現場,觀看到這一場情真意切的采訪。
編輯總評
小作者的這篇習作采用記者采訪的方式,整個采訪過程中加入了動作和表情描寫,讓采訪更加真實自然。小作者的敘述條理清楚,將媽媽整個生產過程的辛苦都表現出來了。通過小作者的講述,我們看到了小作者對媽媽的辛苦滿懷感激之情。但小作者每次的問題和回答都有些簡單,對自己感情的流露不太強烈,建議將自己采訪的問題和過渡銜接的言語稍作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