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壇主持: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修辭花苑”聊天室。今天聊天的話題是排比修辭手法的相關知識,歡迎大家參與!
風景依然:我感覺排比修辭在寫作中很實用!過教師節時,我就在賀卡上寫了這一段話:“您不是演員,卻吸引著我們饑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卻讓知識的清泉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著一批批純潔而美麗的心靈……”
紅山曉雨:寫得好!你這段優美的文字就是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贊頌老師的無私和偉大,表達出你發自肺腑的情感。
小荷尖尖:老師,你能具體談談寫排比句的要求嗎?
聊壇主持:運用排比一般要符合以下三方面要求:第一,短語或句子的結構要相同;第二,內容一致,意思密切關聯;第三,短語或分句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我們來分析“風景依然”贊頌老師的排比句:整段在結構上都是以“您不是……卻……”展開,都是圍繞“歌頌教師”而寫,并由三個分句構成,所以這段就屬于排比。
紅山曉雨:我歸了一下類,構成排比的種類大體有以下幾種:(1)成分排比,即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如:延安的歌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2)分句排比,即一個復句的各個分句構成排比。如:狂風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干旱旱不壞它。(3)單句排比。如:敵人把你的城鎮變成了廢墟,你沒有哭;敵人把你的家園燒成了灰,你沒有哭;敵人把你綁在大樹上燒你,你沒有哭!(4)復句排比。如: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綠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學海泛舟:老師,請您看看這句話是不是排比?“什么時候外公才能天天和我們生活在一塊兒呢?像外公這樣漂洋過海的人們,什么時候才能回到親人身旁?臺灣的親人什么時候才能和大陸的親人歡聚一堂呢?”
紅山曉雨:這段雖然由三個句子組成,但第二分句在結構上與其他兩個分句不同,所以不屬于排比。這是很多同學容易出現的錯誤。
冰上舞蹈:老師,“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這句話是排比句嗎?
紅山曉雨:這句不符合第三個要求,短語或分句只有達到三個或三個以上,才可以考慮是否是排比。但這句是反復修辭句。不少同學容易把排比與反復混淆,排比和反復的區別在于:(1)排比是為了加強語勢,反復是為了突出強調某種感情;(2)排比是把三句或三句以上結構相同的句子連在一起,反復是把某個詞語或句子重復兩次以上;(3)排比中有部分提示詞語相同,而反復則是詞語或句子完全相同。
聊壇主持:在寫作中運用排比修辭手法的好處很多。用排比敘事,語意暢達,層次清楚;用排比寫景,細致入微,形象生動;用排比抒情,節奏和諧,感情洋溢;用排比說理,條理分明,適合詳盡。最后,大家就現學現賣,完成下面這個題目吧!
例:若要有明亮的眼睛,請多看到別人的長處;若要有姣好的面容,請多展露真誠的微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有寬廣的胸懷,請多接納別人的忠言。
(示例:若要有聰明的頭腦,請多學習別人的優點;若要有優雅的姿態,請尊讓身邊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