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去戲園子聽戲,就成了老街人散心怡情的樂趣之一。老街人愛聽戲,對在老街發生的梨園趣事,過去了多少年,老街人也能如數家珍。最讓老街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戲霸”洛半城。
說起洛半城,上點兒年紀的老街人都記憶猶新。他嗓音洪亮,唱花臉能聲穿半個洛陽城,便因此而得名。洛半城讀過幾年書,腦子特別好使,尤其是聽戲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那年,從河北來了個戲班子,唱的是評劇《穆桂英大破洪州》。老街人聽得過癮,洛半城就想把戲給留下來。他買了厚禮去見戲班子的老板,人家把禮收了,就是不給劇本,說話也不中聽。同行是冤家不說,人家根本沒把老街的小戲班子放在眼里,連個正兒八經的角兒都沒有,別說不給,就是給了本子也怕被糟蹋了。洛半城也不計較,連看了三個晚上的戲,把《穆桂英大破洪州》從頭到尾一字不差地背了下來。河北的戲班子在附近唱了半個月的戲,再回到老街,看到洛半城帶著老街的戲班子在演《穆桂英大破洪州》,老街人聽得如癡如醉。驚得戲班老板連聲道:霸道,太霸道了。
——劉建超《戲霸》
[片段二]
聞先生原來并不熱衷于政治。他潛心治學,用心甚篤。他的治學,考證嚴謹,而又極富想象。他是個詩人、學者、一個藝術家。他的講課很有號召力,許多工學院的學生會從拓東路(工學院在昆明東南角的拓東路)步行穿過全城,來聽聞先生的講課。聞先生講課,真是神采奕奕。他很會講課(有的教授很有學問,但不會講課),能把本來是很枯燥的考證,講得層次分明,引人入勝,邏輯性很強,而又文詞生動。他講話很有節奏,頓挫鏗鏘,有穿透力,如同第一流的演員……大教室里各系學生坐得滿滿的,鴉雀無聲。聽這樣的課,真是超高級的藝術享受。
——汪曾祺《修髯飄飄》
【比較鑒賞】
閱讀文學作品,我們可發現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大多采用的是正面描寫的手法,從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進行描寫,去體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但也有一部分作家會從側面描寫下手,塑造人物形象,從而起到正面描寫無法替代或者很難達到的藝術效果。
在片段一中,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塑造了一個有情有智有才華的藝人形象。選段正面寫洛半城的嗓音洪亮,介紹其得以出名的原因;側面寫老街人聽得如癡如醉,盼他演戲,戲班老板連聲贊他演戲,皆表現出他技藝的高超。文章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使“戲霸”這一人物形象鮮明立體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在片段二中,作者以“聞一多先生講課很有號召力”為線索行文,用“滿滿”二字寫出了聽課學生人數之多;“鴉雀無聲”一詞可見聽課學生的認真,由此表現出了聞一多先生授課藝術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