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對于非網民還是網民而言,收看電視或視頻節目都早已成為日常娛樂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這其中,屏幕可謂“擔當重任”,屏幕的每一個小小的發展變化,都會對用戶的收看體驗造成一定的影響。
而今屏幕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多元化,電視、電腦、手機、平板且不論,車載電視、智能播放器等也都具有播放電視視頻節目的功能;屏幕也在變得越來越多能,電視連接智能盒子可以直接看視頻,或者互聯網電視自身即可化身為智能屏幕——購物、游戲、上網沖浪;網絡化也是屏幕的趨向之一,電腦、手機等都可以通過各種應用直接來觀看電視直播;各種屏幕之間可以自由互動,受眾在多塊屏幕之間根據場景來回切換,流量在各智能終端上順暢流轉。iCTR通過觀察連續型跨屏收視研究產品@四視同堂數據發現,擁有多屏的網民數量正在增加,且不同年齡段用戶對于各種智能終端的使用差異也非常顯著。
視頻網民滲透率隨著年齡增長逐漸下降
根據iCTR@四視同堂數據顯示,不同年齡段的網民中,對網絡視頻及電視的使用率差異較大。總體而言,隨著年齡段的增長,網民對視頻的使用率呈現遞減態勢,對電視的使用率則呈現相反趨勢,總體遞增,高峰后略有小幅遞減。
電視的使用率一路大幅遞增,在40-49歲群體出現高峰,此后有小幅度下降。15-19歲青年網民是網絡視頻使用率最高的一個群體,高達91%的此年齡段網民會看網絡視頻;而網絡視頻的主力群體則處于20-39歲,這個群體規模達到2.98億,占總體網絡視頻用戶的63.7%,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群體也是網民中看電視的主要群體,雖然使用率相對其他年齡段低,但由于人群規模大,總體的電視人群規模也達到2.86億,占總體網民中看電視群體的68.0%。這其中,20-29歲群體規模要大于30-39歲群體。60歲及以上的群體,視頻使用率最低,但也達到了68%,電視使用率與20-59歲用戶并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由于群體規模最小,實際收看用戶數也最小。
不同屏幕主用人群差異顯著
根據數據顯示,大、中、小、微四塊主流的觀影屏幕在不同年齡段使用率差異較大。總體而言,40歲左右是個分界點,40歲以上的網民對電視屏幕的使用率較高,而40歲以下的年輕網民則更為傾向相對自由的三塊網絡視頻屏幕。年紀大的群體更傾向于大屏,而年紀小的群體則更傾向于小微屏,便攜、隨時隨地、易用、視力等因素共同造成了這一觀影偏好。
三塊網絡視頻屏幕中,PC屏幕仍然是各個年齡段網民使用率最高的屏幕,其中20-29歲網民是規模最大群體;而手機屏幕也更為吸引20-29歲網民群體,iCTR研究認為,20-29歲群體中,以高校在校學生和職場新人為主,受居住環境、經濟條件限制,四塊屏幕中,他們對手機的擁有率相應更高,同時,年輕群體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有絕對的觀影要求,但對觀影體驗要求相對更低,使得他們更容易成為手機視頻的忠實使用者。而由于不同年齡段的用戶群對手機功能要求的差異較大,有很多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用的都是沒有手機視頻功能的老年機,所以60歲及以上群體手機觀影的使用率最低。
從數據可見,平板電腦的相對更吸引30-39歲群體的網民,這一群體是平板視頻使用率最高的群體,iCTR研究認為,這個群體工作穩定,無論個人還是家庭收入都更高,更為傾向使用相對高端的平板電腦用于觀看視頻、娛樂放松。
電視、PC等大屏頻繁觸達各年齡段網民,移動小屏聚焦年輕受眾
根據iCTR@四視同堂數據顯示,不同屏幕在不同年齡段網民中的日均到達有顯著差異。其中PC屏幕是在各個年齡段中使用較為均衡的主要屏幕,在20-29歲群體到達率最高,在50-59歲群體到達率最低,但二者相差不到20%。從數據可見,PC屏幕在各年齡段的日均到達曲線波動較小,基本在50%以上70%以下;而電視屏幕除了在15-19歲群體中日均到達較低外,在20歲以上的主流消費群體中的日均到達率一直穩定上升,特別是在40歲以上的成熟群體,電視屏幕是日均到達第一屏幕,50歲以上老年人是看電視最多的群體。
而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這兩塊智能屏幕則相對較為聚焦在20-39歲的年輕群體,智能手機日均到達率最高的是20-29歲群體,之后一路呈下降趨勢,平板電腦日均到達率最高的是30-39歲群體,前后略有波動,總體平穩在15%左右。iCTR@四視同堂數據顯示,移動小屏幕在各個年齡段網民中的日均到達率相對還處于低位,最高峰值也僅40%,但從圖中曲線可見,移動小屏更聚焦在20-39歲年輕網民中,特別是智能手機屏幕。
綜上所述,不同年齡段網民在對日常使用終端的選擇上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差異,但總體來看,電視、PC等大屏幕還是最主要的觀看影視節目平臺;新興的小、微移動觀影屏幕相對更為吸引年輕消費受眾,特別是智能手機,在20-39歲受眾中形成一個明顯的使用高峰。因此,iCTR研究認為,現階段針對不同屏幕對不同群體吸引力差異,廣告主在投放廣告時,可針對目標受眾和營銷目的選擇匹配的屏幕進行投放。
@四視同堂內容介紹
@四視同堂——網民跨屏收視調查是iCTR基于自有45萬在線樣本進行的自主調研項目,旨在通過連續型調查研究,發現網民觀影的終端(包括電視、電腦、手機和平板四種主流觀影設備)、內容、行為、態度的現狀和變化趨勢,為大視頻(電視及網絡視頻)行業發展提供信息參考。@四視同堂產品的服務方式有兩種,一為智能BI軟件QlikView呈現的數據產品,二為不同主題的研究報告,其內容主要分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網民使用各大終端設備觀影情況,包括經常使用的觀影終端、使用頻率、時長、使用場景、觀影方式及形式、進入渠道及對屏幕大小的趨勢發展等;第二部分為網民對大視頻內容的選擇偏好研究,包括網民對視頻節目類型(電視劇、綜藝、電影、新聞、自制劇、游戲等20余種)、節目產地(大陸、香港、美國、韓國、臺灣等十余個主流節目產地)、節目題材(動作、愛情、都市、喜劇、動畫、恐怖驚悚等近20種題材)及熱播節目的具體選擇情況;第三部分是網民對電視臺、視頻網站的認知、使用、品牌選擇因素、厭惡因素、品牌評價等;第四部分是網民對廣告及付費觀影的態度,包括付費方式、付費金額、吸引付費因素、付費觀影類型等;第五部分是參與調研用戶的背景信息,包括性別、年齡、省份、收入、職業、學歷、居住情況、硬件擁有情況等,主要用于交叉分析不同受眾觀影行為和態度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