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英語四級和六級考試的變革,對于傳授醫學專業學生英語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要求,本文在對以前的教學經驗和成果進行總結的前提下,提出了筆者的觀點:強調以學生為本,分層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打造一個豐富的學習氛圍,重在促進學生養成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提升醫學專業學生的信心,使改革更好地推動教學發展,使教學的效果達到最優。
【關鍵詞】大學英語 教學改革 英語四六級 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7-0085-01
大學英語教學的成果最后以四級和六級考試的形式體現,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對于大學英語教學而言有一定的意義。伴隨大學英語教學的變革,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成為教學的核心,與此同時還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成為重中之重。以往的那種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已慢慢被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所取代。在這種新的教學形式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新題型的設計對于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是否有利,是每一個英語教學工作者首要思考的問題。
一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變革的特殊性
為了彌補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教育部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制度做出了適時的調整。新四六級考試重點體現了對于學生英語交流能力的考核。它的出現符合目前大多數大學生英語水平發展的需求,實現了許多英語學習者想要客觀地評價自己在各方面英語能力的愿望。與此同時由于變革后的考試題型更注重英語溝通能力的檢測,增加了主觀問題的比例,這使得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更加注重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促使考試成績和英語水平更加一致。
英語四六級考試題型從四方面做了調整:聽力部分的復合式聽寫部分在以往的試卷中是以8個單詞和3句話的題目形式存在著,在新考試題型中改成了考查10個單詞或短語的形式;快速閱讀部分由段落信息匹配題取代,在這部分上四級考試需看10多個段落,之后與10個信息點匹配;六級則需要掌握15個段落,與10個信息點匹配;完形填空被加長版本的短句翻譯取代,也就是把一篇完整的小文章,中文翻譯成英文;考試時間也有所調整,由以前的120分鐘增加到130分鐘。
面對一些新的四六級考試題型,教師應該特別注意這些題型所要檢測的目標,即提升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這一點,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引導學生對新題型進行科學有效的復習,與此同時,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這樣可以更好地為學生指點迷津。
二 分析英語教學變革的教學方法
1.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開展英語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是在素質教育思想下應運而生的,其實質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中國教學發展史從古至今被認為最優秀的傳統教學原則,尤其當下學生個性化比較鮮明,教師更應該認真地執行因材施教這一原則。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方法如下:當學生一步入學校,學校就應該實行分級測試,結合學生的考試分數,重點把握其入學英語分數,讓學生形成不同的層次,如預備級、1級、2級等,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目標。通過這一系列的行為,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被激發出來,也更好地促進了教師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打造出一批專業知識強,英語水平高的實用型人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種方法尤其適用于干部學院。
2.把握好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形成
教師應該把握好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教學可以說是一門藝術,而英語教學恰恰是科學和藝術的融合。教學藝術簡單地理解為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性的使用聲音、圖片、影像、表演和活動等手段,使學生體會到美和知識的傳播。教學藝術重在把握藝術的創造性,所以,這對于英語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就有了一定的要求,此外還應該具備相應的藝術修養,這樣才會打造藝術的教學氛圍,運用藝術教學方法和藝術教學的理念。教學藝術主要從兩點體現:引入藝術和設計藝術的講堂。藝術的引入可以聚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情感,為進一步的課堂教學提供條件。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引入藝術,如一個笑話、一個話題、一個游戲或相關資料、圖片等。在神經系統英語單詞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學前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有關身體各個部位的神經系統圖,在各個部位標注上中英文方便學生記憶,如胸神經、股神經等,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單純地教學生單詞效果會更好。總而言之,課堂引入藝術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美學、形象性、娛樂性,使學生通過藝術自然而然地接受知識的學習。藝術教學質量主要反映在藝術參與和快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也是學生參與活動的引導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講堂活動中,從活動中接受知識、理解知識。教師要想使英語課更具有藝術感染力,應該做到對教材和學生的需求有深入研究,設置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活動,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總之,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大學英語教學也在不斷地做著調整。而作為檢測學生學習英語效果的四六級考試,其相關的題型也在不斷地調整,更加側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檢測,為的就是可以更好地推動老師、學生對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以至于可以更好地為社會輸送高技術、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宋秋環.從心理和認知的視角解析大學英語四級完形填空測試[J].西北醫學教育,2010(4)
[2]何自然編著.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