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建構嚴密的數學語言的意識,注重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用幽默而又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引領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更高效。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語言 評價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7-0148-01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的傳遞、學生接受知識情況的反饋、師生間情感的交流等,都必須依靠數學語言,因此,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效果。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師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如何把煩瑣的數學定義、定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教給學生,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掌握數學內涵,是每一位數學教師須面對的難題。因此,只有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加強師生的互動交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達到教學目標。筆者結合自身的經驗,認為可從三個方面加強教學語言的運用。
一 教學語言要精確、科學、嚴謹、規范
語言的精確、科學、嚴謹、規范,應體現在語言具有準確性、邏輯性和系統性上,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應條理清晰、前后連貫、概念應用準確。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經常出現的錯誤就是概念混淆,語言不夠清晰。
例如:列式計算中4除100與52的差商是多少?有學生就不明白了,認為4除100不夠除;還有時間問題里的時間和時刻也是很不容易分辨的一組概念,有的教師上課的時候沒有講清楚,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就出現了一段時間和準確時間分不清單位;還有低年級數學中的關于數和數字的知識也很容易出錯。因此,要做到語言的精確、嚴謹、科學、規范,教師需認真備課,熟練掌握教材,深入鉆研數學理論知識,不斷錘煉出精確和精練的語言。
二 教學語言應形象、生動、幽默、有趣
數學是一門抽象、枯燥研究型的學科。如何讓小學生對阿拉伯數字產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語言上下功夫。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妙趣橫生,學生們就會愿意聽課,樂意學習這門功課,并且還會在一種輕松、愉悅的心境中理解、接受并記住所學的知識。北京師范大學曹一鳴教授認為:“每一位稱職的數學教師都應當明白保護和培育學生好奇心的重要性和積極意義。數學學習是培養和保護學生好奇心的最佳場所,這是由數學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數學用語既要科學規范、嚴謹簡約,又要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盡量避免拖沓、冗長的語言,以免引起讓學生產生不愿聽講的消極情緒。追求語言的趣味性,運用一些幽默、詼諧、風趣的語言或夾雜一兩個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來活躍課堂氣氛,但一定不要庸俗化或借題發揮,不能忘記語言的教育性!
筆者有幸聽過特級教師徐長青老師的《烙餅問題》一課,徐老師的課堂語言詼諧、幽默而又充滿智慧。在讓學生上臺演示烙2個餅的過程時,學生沒有把“餅”(作業本)帶上,徐老師因勢利導地說:“忘帶餅了,沒事,我們就來翻你這張小肉餅吧!”更妙的是,當學生在烙餅時,他要求學生做動作配聲音“嗤,熟了,三分鐘,再翻過來,嗤,又熟了,三分鐘,共是6分鐘。”繁雜的烙餅問題讓學生在徐老師的“嗤啦,鍋來了,嗞啦,餅來了”的歡聲笑語中感悟到真知。烙3張餅時,徐老師用“借一張”“等等”這些生動形象的語言結合表演,讓課堂妙趣橫生、靈動十足,更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課堂上掌握真知!
三 教學中的評價語言要準確、有效
數學課堂上有效的評價語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活躍課堂的氛圍,提高教學的效率。如我們平時在低年級的課堂上經常會聽到“你真棒”“不錯”“很好”等這樣的評價語言。的確,剛開始這類評價語言還具有其一定的激勵性,但時間一長,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了。因此,課堂上評價語言要有針對性,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事件、給予不同的有針對性的評價。評價語言要以激勵為主,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自信,體驗成功的快樂。如“我注意到××同學這節課聽得非常認真”“你們專注聽講的表情讓我感到快樂!”也有的課堂上,無論學生表現得如何,教師沒有任何評價,或都是千篇一律的“很好”“不錯”“不對,坐下”等,學生聽了之后,不知道該怎么想:好,不知好在哪里;錯,不知錯在哪里。這種評價只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
總之,評價語言還應該要親切,多樣化。課堂上無聲的語言有時也能收到特殊的效果,也許一個手勢、一個充滿希望的眼神等,都會使學生感到親切,從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因此,課堂上的評價應因人而異,因課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教師要有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才能使被評價的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提高學習的興趣,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四 結束語
夸美紐斯曾說:“教育人是藝術中的藝術,教育人使用的語言是藝術的語言。”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多種多樣,遠非上述幾點所能包括。語言藝術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直接地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只要教師睜開智慧的雙眼去發現,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課堂語言就不會蒼白無力了,學生也能精神愉快地享受數學的美,從中獲得豐碩的學習成果。
參考文獻
[1]李芹、張子路.數學課堂語言運用淺談[J].中學數學研究,2010(1):5
[2]杜昕靜.淺談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語言的運用[J].文藝教研,2013(6):301
[3]王振宇.追求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J].小學教學參考,2011(21):17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