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在課堂教育中可以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藝術在教學課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對學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本文主要研究了農村的美術教育,針對其中一些問題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村 美術教育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7-0157-02
美術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教學形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審美,還能提高學生的內在修養,美術教育通過藝術的表達與鑒定能夠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共同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發展。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學校也越來越重視學生創造性和想象力的發展。但是城鄉差距使中國的教育發展水平不平衡,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進行,美術教學不僅是簡單的繪畫,還增加了雕刻、手工藝品制作、攝影等很多新的課程內容,這使得城市的藝術教育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相對而言,農村的師資力量則比較薄弱,農村美術教學中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
一 農村美術教學現狀
目前美術教學地位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越來越高,但是由于農村美術教學的資源不足,受到學校條件、地域特點、社會觀念等因素的限制,使得農村美術教育的發展存在很大的問題。城鄉差距不僅體現在經濟發展水平上,在美術教學上的差異也越來越突出。
1.農村教育觀念落后
新時期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使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有創造力、有學識的人才培養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美術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為主,但是很多農村美術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對美術教學不夠重視,教學方式以簡單的繪畫分析、教師示范為主,往往忽視學生自主動手能力的培養,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不夠靈活,課堂主要以課本上的繪畫欣賞為主。這種單調的農村美術教學形式不能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更達不到開發學生潛在創造力的作用,使得美術教學的效果微弱,甚至荒廢了美術教學。
2.美術教師隊伍薄弱
由于農村教學環境比較落后,難以穩定美術教師隊伍,使得農村的美術教師較少,甚至有的農村學校并沒有美術教師。而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師代上美術課,這種非專業的美術教師不能真正滿足美術教學的要求,大部分的農村美術老師都是隨便應付教學任務,將美術教學簡單化,這種不專業的教學形式不僅無法滿足教育的要求,還會讓學生以為美術課不重要從而忽視美術練習。
還有一些農村學校,雖然有特定的美術教師,但是由于學校對美術課不重視,只重視那些考試科目,將美術老師安排去教語文、數學等科目,使得美術教學隊伍更加薄弱,造成教學資源浪費,嚴重影響學校教師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3.缺乏美術教學資源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對美術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美術教學內容要求更加豐富,而不是以單一的課本教育為主。學生要通過視頻、戶外寫生等方式接觸美,認識那些美的事物的存在,學會表達這些美。但由于農村教學資源的不足,教學形式單一,無法滿足美術教學的課堂要求,使得美術教學的水平很低。農村學校可能由于經費不足等原因,使得學校無法進行視頻教學,不能開展攝影、雕刻、手工制作、戶外寫生等課程內容。教學內容單調不變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無法滿足課程改革的需要,不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二 農村美術教學對策分析
1.改變教學觀念
中國的教育體制長期以來一直以應試教育為主,使教師和學生的觀念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傳統的教育方式雖然能保證學生掌握知識點,但是教育方式過于死板單一,忽視了學生創造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在新形勢下,我們應重視改變教學觀念,學習新課改的思想,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讓學生全面發展以滿足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美術教育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教育形式,它的特殊作用必須得到重視。首先農村學校也應認識到藝術教育的重要性,盡最大可能給老師和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提供教學需要的物品、改進教學方式方法等,從而豐富美術課堂教育的內容和教育形式。其次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讓學生認識到美術的特殊作用,幫助學生開發自身的藝術潛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創造能力。最后引導學生全面發展,而不是只重視考試成績。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美,在學習中發現美,用創造力去表達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及生活品質。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農村的教育發展水平和城市教育水平有很大差異,教師隊伍建設比較薄弱,所以學校應加強美術教師隊伍建設,招聘有專業美術修養的教師進行美術教學工作,同時還要對學校的美術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們也能理解教育改革,從而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首先,可以讓有教學經驗的教師進行示范性教學,安排美術教師到其他學校進行學習觀摩,學習其他學校美術教學工作上的長處,也可以邀請優秀老師來學校進行講學,對農村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進行示范性的教學等,通過這些方式讓農村美術老師掌握教學經驗并改進教學方式上的不足之處。其次,學校在加強美術老師教育理論學習的同時,還應注重將美術教育和現實生活進行結合,鼓勵老師和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發現生活中的美。最后,學校還要督促學校老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式,探索出一條正確的教學之路。通過挖掘農村生活的素材作為美術課的教學資源,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帶到戶外讓學生能主動發掘生活中的美。這樣,通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滿足學校藝術教學的發展要求,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重視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美術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首先應采用學生動手為主的教學方式,老師帶領學生對作品進行賞析后,讓學生自己動手表達對作品的理解,讓學生在學習美術思想的同時鍛煉動手能力,發揮潛在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其次,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鼓勵。評價教學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到美術教學中,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用藝術的形式表達內心的情感。而美術老師也應積極引導學生發展個性、表現活力和發揮對生活的熱情。藝術的表達方式是多樣的,教師的評價標準也應更加靈活,不能采用統一的眼光評價學生的作品。要充分肯定學生的表達方式和進步,通過讓學生互相評價作品或者師生共同欣賞作品的方式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優點,這樣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讓美術課堂教學的環境更加靈活、熱情,提高美術教學水平。
三 結束語
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預示著學校課堂教學發展的方向必定是靈活自主的。藝術教學的方式在學生發展中的作用會越來越突出,盡管目前農村美術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農村學校和美術教師更應認真地面對藝術教學中的問題,利用當地的環境特點創新美術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積極學習其他學校、教師的教育經驗,用創新靈活的課堂氛圍帶動學生的發展,改善農村美術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提高農村美術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郭要杰.民間美術教育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創新性[J].經濟研究導刊,2011(32)
[2]張曉明.民間美術在中學課堂教學中的利用價值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1(7)
[3]江麗娟.讓中國剪紙藝術在高中美術課堂中盡顯輝煌——高中美術剪紙模塊高效課堂教學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8)
[4]張亮.從陳獨秀美術教育思想的形成看近代美術教育體制的發展[J].大舞臺,2011(5)
[5]賴杰忠.淺談中學美術教育中的民間美術——以高州木偶戲為例[J].南方論刊,2009(7)
[6]李勇.高等藝術教育中本土民間美術教育資源的應用——以新疆少數民族民間美術為例[J].大眾文藝,2010(18)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