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技校數學教師如何培養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試圖從選好學習材料、創設問題情境、融會貫通知識、理論聯系實際、進行多樣練習等方面做出一些積極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學習興趣 創設情境 理實結合 融會貫通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7-0168-02
興趣,是一種伴隨著注意而引起的從事學習的積極傾向和感情狀態,是發展智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催化劑。興趣能使學生的神經系統興奮水平提高,使學生的智能潛力得到充分發揮,可使學生學習的自覺性達到較高水平,還可使學生形成個人的愛好,以至對某一學科到入迷程度。孔子曰:“知之者不如樂知者,樂知者不如好知者”。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依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體會。
一 選好學習材料,引發學習興趣
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學習材料包括課內外兩個方面。因此,我一方面注意捕捉教材中的興趣因素,把興趣附著在知識上;另一方面還要注意捕捉學生生活中的興趣點,并善于把學生有所感但又不甚明了的課外問題恰當地引入教材。這樣,不僅使教學內容組織得系統、嚴密、循序漸進、逐層深入,而且所教知識新穎、奇妙,從而就會使學生開一把鎖、上一層樓,心馳神往地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嘗到學習的樂趣。
二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的關鍵在于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形成認識“沖突”,從而使之饒有興趣地去研究、尋找問題的答案。創設情境問題的難易度應根據教材本身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同時系列問題的編擬一定要有分明的層次、合理的邏輯,做到步步有趣、引人入勝,以保證學生時時處于最佳精神狀態。在講復數新課時,引入新課前先設置練習:
三 融會貫通知識,保持學習興趣
中學數學教學,不得不把數學知識分割成一個個的局部來實施教學,但如果學生把數學知識僅理解成一個個孤立的局部,一大堆定義、定理和公式的堆砌就會感到枯燥無味,我們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逐步學會將學過的知識縱橫聯系起來,互相溝通,適度引申,保持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四 理論聯系實際,促進學習興趣
結合教學內容,介紹數學在社會生活、專業課中的應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汽車維修專業的畫奔馳圖標并指出圖中包含哪幾種基本圖形,財會專業學習計算器的使用,水手專業學習船舶大圓航程的計算,生活中無蓋圖形容器容質的計算等。只要引導學生善于將學到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相聯系,他們將看到數學在廣闊的現實生活及專業課中所閃現的巨大價值,并以此來激發和保持學習興趣,提高數學的應用能力。
五 進行多樣化練習,強化學習興趣
教學中根據內容可組織不同形式的練習。如以舊帶新的課前練習,理解概念、揭示矛盾本質的對比練習,設置障礙、辨別真偽的變式練習,訓練推理、啟發思維的遞進練習,綜合應用、討論多解的實用練習,實驗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探索練習及多種知識滲透的綜合性練習。學生在練習中不斷取得成功,會帶來內心無比快樂和自豪的感覺,這有助于進一步強化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靈活地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用于教學,更新方式、有的放矢,善于設置懸念,聯系實際揭示矛盾,給學生以充分的練習時間,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田萬海主編.數學教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