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的興起將深刻改變未來的教育模式。作為為教育提供內容服務的教育出版機構,應當如何應對這場變革。文章從MOOC未來可能給教育類出版社帶來的沖擊和機遇兩方面,分析了MOOC對教育出版的影響。
【關鍵詞】MOOC教育出版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8-0200-02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是近幾年來興起的網絡教學模式,學校將自己的課程錄像、課件及參考資料等公布在網上,學生可以進行自主選擇學習。2012年,美國的頂尖大學陸續設立網絡學習平臺,在網上提供免費課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課程提供商的興起,給更多學生提供了系統學習的可能。這三個大平臺的課程全部針對高等教育,和大學一樣有一套自己的學習和管理系統。并且,它們的課程完全免費。以Coursera為例,這家公司原本已和包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全球33所學府合作。2013年2月,公司再宣布有另外29所大學加入他們的陣容。面對MOOC這種世界性的教育革命潮流,中國高校也做出了積極應對,2013年1月,香港中文大學加入Coursera平臺;4月,香港科技大學加入Coursera平臺;5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六所亞洲大學宣布加盟edX。7月,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同時宣布加入Coursera平臺。作為中國教育的最高管理機關,教育部審時度勢,投入財力,組織人力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牽頭建設了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開放式網絡課程平臺“愛課程”網站。在互聯網領域,網易、新浪、果殼網也紛紛與高校聯合推出開放式網絡課程。一時間,MOOC作為現代教育的最新形態在中國高等教育領域蓬勃發展。
MOOC在被高等教育界認同的同時,也受到了教育出版機構的青睞。2013年5月,五家出版商和內容提供商(圣智學習出版集團、麥克米倫高等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SAGE和威利)宣稱將為Coursera用戶提供免費的電子書教材和課程服務。在這樣的形勢下,以服務教學為目的的教育出版界應該如何看待MOOC給中國教育出版帶來的影響呢?
一 MOOC給教育出版帶來的沖擊
1.傳統教材將有部分被取代
教材是傳統教育方式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承載知識的主要平臺,而MOOC的出現將從根本上打破教材在教育中不可取代的地位。MOOC在線提供的教學視頻、教學課件、教學計劃、電子教材、課后習題等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加生動、豐富的學習資源。特別是隨著移動終端設備和技術的日益普及和先進,通過移動終端在MOOC平臺上學習、記錄、存儲知識變得更加方便,其豐富性、生動性、及時性超過了傳統教材,其便捷性、環保性也超過了傳統教材。同時,MOOC提供的學習資源大多是免費的。
在這樣的形勢下,傳統教材將被部分取代,甚至被大部分取代,只是時間問題。
2.在MOOC面前,教育類出版社自建的教學支持網站將日益萎縮
目前,幾乎所有的教育類出版社都自建有為自己的教材提供資源支持和進行宣傳推廣的教學支持網站。在這類網站上一般會給教材使用者提供與教材配套的教學課件、補充習題、模擬試卷等教學資源以及教材的內容簡介、目錄、作者介紹等宣傳資料。然而,這些資源就其豐富性、生動性、及時性與MOOC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語。如MOOC提供的教學視頻、在線討論系統、在線測試系統等都是目前出版社的教學支持網站所不可能提供的。相比之下,未來教育者和學習者選擇登陸MOOC平臺獲取教學資源還是登陸出版社的舊式資源網站是不言而喻的。教育類出版社自建的教學支持網站在MOOC沖擊下日益萎縮恐怕也是必然趨勢。
3.學分互認將使低水平、地方版教材失去市場
學分互認是MOOC發展的必然趨勢。學生通過在MOOC平臺上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通過相關考試獲得相應學分,該學分受到本?;蛘咂渌麑W校(如第二學位授予學校)的認可。這種學分互認模式必將極大地推動MOOC教學的發展。目前,教育部和一些以重點大學為首的高校聯盟正在積極推動MOOC課程的學分互認。當學分互認真正實施之后,MOOC教學就會成為高校教學的重要形式,與MOOC課程配套的紙質教材將會成為學習者的首選教材。而質量不高的地方性高校的課程,與之配套的地方版教材將會失去市場。
二 MOOC給教育出版帶來的機遇
1.MOOC所展示的優質教學資源將為教育類出版社提供優質的組稿資源
MOOC課程的授課教師大多是在該領域享有盛譽,講課精彩,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且掌握大量教學資源的知名教師。這些教師通過建設MOOC課程,再次總結、升華了所授課程的內容和講授技巧。將這些內容加以梳理,很快就能形成一本優秀的配套教材。所以,教育類出版社只要經常關注各個MOOC平臺,就很容易發現大量的優秀教師和大量的優秀教學團隊,這將成為未來組稿的一個捷徑,大大降低了尋找優秀作者的難度,并提高了發現的準確性。
2.MOOC提供的優質數字化資源將為新形態、立體化教材提供強大的資源支持
目前的教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同一門課程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教材供讀者選擇。而授課教師和學習者除了紙質教材之外,還希望得到其他與教學和學習相關的資源,所以,哪個出版社能在配套數字化資源上高人一籌,就能掌握未來市場競爭的主動性。MOOC課程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包含該門課程的全程教學錄像、課程大綱、教學計劃、教案、教學課件、作業習題、補充資料等大量豐富的教學資源。圍繞MOOC課程建設相關教材,能夠使MOOC課程和教材相輔相成、相互支持,使MOOC網站上的數字化資源為教材提供資源支持,大大提高教材的競爭力。
3.教育類出版社與高校聯合開發的MOOC課程將為出版社提供新的利潤增長點
目前MOOC已經有了它的盈利模式,首先通過學分認證付費獲取盈利,在線學習課程是免費,但學生若想得到相關大學的官方認證則需要付費。此外,課程運營商也在嘗試其他的盈利模式。如Coursera還提供職業介紹服務。企業通過Coursera獲取適合到自己公司就業的學生信息,作為連接學生和企業的橋梁,企業要為此付給Coursera一定的信息服務費。
隨著MOOC在國內的成熟,以及教育部或高校聯盟學分互認計劃的向前推進,未來通過免費學習、付費考試獲得學分認證是MOOC發展的必然趨勢。教育類出版社應以敏銳的嗅覺,聯合高校開發高質量的MOOC課程,通過學分認證付費及其他合理方式尋找出版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4.聯合開發的MOOC平臺將成為教育類出版社宣傳推廣的重要平臺
出版社與高校聯合開發的優秀MOOC平臺必將吸引大量高校師生的關注,這一人群正是教育類出版社最重要的目標客戶,通過在這一平臺上嵌入相關教材信息,其針對性強,信息送達的準確率高,是未來教育類出版社營銷推廣的重要平臺。
這種網絡營銷的模式和過去的人員推銷相比,成本幾乎為零,同時由于這些教材大部分都有MOOC平臺上相關資源的支持,被選用的概率大大提高,營銷效果在很多方面也優于人員推銷。
5.MOOC平臺將極大地提高教育類出版社的服務水平
21世紀是網絡的時代,信息更新速度之快是非網絡時代所不能比擬的。傳統的紙本教材,往往3~5年才能進行一次修訂,但很多與此課程相關的知識信息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變化,對于經濟類、管理類、科技類、時政類教材特別如此。
MOOC作為與紙質教材相關的網絡平臺可以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矛盾。出版社可以將最新的理論觀點、政策法規、統計數據等內容放入MOOC平臺,與具體的課程、教材相對應、相關聯,從而使固化的教材,變成動態的教材。同時,在相關的課程下提供討論區,讓學習者及時反映對課程、對教材的意見、建議,并及時做出反饋。所有這些都將極大地提高教育類出版社的服務水平,從而為出版社贏得讀者、贏得市場。
6.MOOC將加速優質教學資源向大型、品牌教育類出版社的集中,有利于整個出版界的資源整合和產業升級
建設MOOC平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需要有得到相關高校和高校聯盟甚至是教育管理部門的支持和認可。隨著MOOC平臺的建成、社校聯盟的進一步加強,大型、品牌教育類出版社的實力和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小社的生存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這將為整個出版產業的整合和升級創造條件。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