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間萬物皆有一定之規(guī),其大必有異。超市里賣的蘋果、西瓜、紅棗,若超乎尋常,我建議你不要買,無論銷售者吹得多么神奇。
《玉堂薈記》中說,清宮內(nèi)多異物。有一次,作者見到五六寸長的瓜子,這么老大,也不知是哪里產(chǎn)的。
我伸出手掌比劃了一下:五寸,半尺,皇帝妃子們怎么吃?往嘴里一放,直接就扎喉嚨了。使菜刀切開?或者用水果刀削著吃?——這還是嗑瓜子嗎?莫不如小巧的瓜子吃著得勁兒。就算我少見多怪吧,這么大的瓜子倒貼錢我也不吃。麻煩!
《酉陽雜俎》中記載,唐文宗大和年間,有個叫田布的人路過蔡州,見路旁有一種草,長得像蒿子一樣,莖桿有如手指般粗細(xì),葉子都湊集在頂端。奇形怪狀,鶴立雞群。這是什么東東!田布好奇,折下葉子來看,哎呀媽呀,嚇出一腦袋頭發(fā)來。只見葉子中間裹著十來只剛出生的小耗子,仿佛皂莢,眼沒睜開,慌張地擠作一團(tuán),啾啾亂叫。
所以說,世間萬物皆有一定之規(guī),其大必有異。瓜子大,有異;草莖大,也有異。超市里賣的蘋果、西瓜、紅棗,若超乎尋常,我建議你不要買,無論銷售者吹得多么神奇。我這樣想,各種物品都有個體差異,難求整齊劃一,但若差別太大,就值得警惕。一種棗子跟另一個棗子皆出于棗樹,共同承接風(fēng)霜雨露,共同吸收陽光和H2O,其他棗子直徑是2cm,惟獨你這一種直徑20cm,這里面就有貓膩,起碼是違背了天時,違反了客觀規(guī)律。至于怎么違反的,我不說,始作俑者自己心里明白。
《五山志林》中記載:廣東秀才梁麟生聽人講,有個老頭在夢中碰到一個人。此人推心置腹地提醒老頭,有三個客人要來拜訪你。他們來沒什么好事,你要有心理準(zhǔn)備。老頭在家等了一上午,未見人影。日過三竿,仆人送來三個香蕉,嚯,太大了!伸出雙臂來方能接住。老頭左看右看,喜歡得不得了。忽想起昨夜之夢,驚呼道,莫非這就是那三個客人?扒開香蕉皮喂給狗吃(狗吃香蕉嗎?存疑——作者注),狗立斃命。老頭大吃一驚,命仆人刨倒香蕉樹看看究竟。結(jié)果,在其根部赫然趴著幾十只蟾蜍(即癩蛤蟆)。據(jù)分析,香蕉之所以這么大,乃是蟾蜍的毒素催成的。好惡心哎!
當(dāng)然,菜販們不知道這些典故,他們依然直著脖子大聲叫賣:瞧瞧,多粗多大的豆芽啊!像手指頭似的!瞧瞧,多長的香菜啊,像油菜似的!
我立刻警惕起來:怎么回事?化肥催的,還是癩蛤蟆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