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表,這種在20世紀前主流的鐘表形式,隨著佩戴更為方便的腕表的出現,而主要成為收藏品或少數人的喜愛。但是古樸的樣式,以及許多古老的懷表都成為如今腕表的諸多靈感源泉。
像是積家從古董懷表中汲取靈感而設計的,全新超卓傳統萬年歷八日動力儲存鏤空大師系列腕表。這款在今年SIHH上推出的全新腕表,借鑒了1928年生產的一款卓越復雜功能懷表,在表盤的整體布局和腕表的細節設計上都與前作一脈相承,鏤空大師們在這款腕表中展現了其登峰造極的功力,努力做到了在不影響機芯品質的同時,盡可能剔除其“多余部分”。透過表背更能看到如同地球經緯度的美麗鏤空基底。而琺瑯微繪大師則運用大明火“內填”琺瑯工藝對表盤進行細致裝飾。即使是表廠經驗最豐富的工匠,也需要耗費兩天的時間才能制作出分別環繞表盤和機芯的琺瑯環圈。而搭載積家876型機械機芯的萬年歷八日動力儲存大師系列腕表,更是集合了萬年歷、月相、晝夜、動能顯示等諸多功能。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鐘表品牌,雅克德羅在機械人偶、機械鐘領域的成就令人咋舌。即使在如今的故宮博物院中依然保存著當年僅獻給皇帝的雅克德羅機械人偶以及其他多種機械座鐘。在18世紀雅克德羅針對亞洲市場還設計了一系列鐘表作品,其中大量艷色的琺瑯裝飾鐘表都銷往中國。比如裝載雅克德羅著名的 “微型音哨風笛”技術的黃金琺瑯鳴鳥懷表,就是1785年前后皮埃爾·雅克·德羅于倫敦專為中國市場定制的懷表之一。其中使用的“微型音哨風笛”技術可以完美模仿自然界的鳥鳴,宛若真正的鳥雀在鳴叫。此外,在雕刻、琺瑯方面雅克德羅也有著出色的成就,逼真自然的鳥鳴需要配合栩栩如生的精巧鳥雀造型,才能算得上是一件完美的作品。而這些讓雅克德羅先生揚名立萬的絕技如今被品牌的鐘表大師們濃縮到了雅克德羅報時鳥三問腕表當中。它是品牌設計出的一部真正的自動玩偶,內部的凸輪系統直接采用源于啟蒙時代的技術,并采用了所有裝飾工藝。尤其是精巧的鳥雀部分,每一次隨著問表的運行,表盤上的小鳥都會隨之產生不同的動作。
芝柏以三金橋陀飛輪懷表聲名鵲起,這種獨特結構的鐘表設計在1889年的巴黎世博會上大獲成功,也塑造了時至今日的品牌經典。Constant Girard-Perregaux先生在經過對陀飛輪的長期精研后,在1884 年,他以一款帶有三條整齊排列的平行箭頭形橋板的機芯取得了專利。而這一徹底顛覆性的結構在 1889 年終于真正獲得了世人的認可,也成為芝柏表品牌標志。如今復刻的全新三金橋陀飛輪懷表,按照 19 世紀高品質鐘表的常規做法,同時還配備了 Guillaume型雙金屬擺輪以平衡溫度變化,從而確保了更高的走時精度。并在陀飛輪部分配備樞軸式天文鐘擒縱機構,這種結構高度精密,且不需要潤滑。因為是一款復刻懷表,該計時按照 19 世紀的通常做法,最后由一個獨立的外部檢測機構對機芯的運作進行檢驗,結果,這枚機芯以連續 15 天平均時差少于 0.1 秒(每天) 的卓越表現獲得精密時計的稱號。雙蓋式的表殼設計,更可以展現懷表機芯精美的設計。
而說到懷表中富有傳奇色彩的,我們不得不提圣雄甘地的真力時鬧鈴懷表。這款懷表曾創下18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從20世紀初開始真力時就在全球范圍內擴張,印度自然也在這個力洛克(Le Locle)鐘表品牌的戰略部署之中。在倫敦分公司的協助之下,真力時鐘表公司從1914年就開始向印度出口他們的鐘表。而甘地所持有的這塊真力時懷表是1966~1977年任職印度總理的英迪拉·尼赫魯(Indira Nehru)所贈送給圣雄甘地 (Mahatma Gandhi)的。這款表計時精準,報時準確 (尤其是在祈禱之際),深得甘地欣賞,每天都會使用它的計時和鬧鈴功能。這塊懷表曾經在他的旅途中遺失,而偷竊的盜賊聽說了甘地對于這塊懷表的惋惜,自請覲見甘地,返還了這塊懷表。真力時這款20世紀初生產的懷表,配有真力時于1913年申請的首個復雜功能腕表專利,可用一種特殊的插銷工具設定鬧鈴時間。同時為了配合鬧鈴功能,表殼上裝了一個帶鉸鏈的護蓋,打開后可當作表底座或表盒,讓鬧鈴富有樂感的打簧聲更加清晰可聞。巧妙的雙重功能表冠,按慣常從左至右旋轉,即可給機芯上鏈。
沛納海設計的Pocket Watch Tourbillon GMT Ceramica 59mm兩地時間陀飛輪陶瓷懷表,以獨一無二的懷表作品來展現昔日的光輝與現代計時的魅力。兩地時間陀飛輪陶瓷懷表雖然是沛納海推出的第一款懷表,但是在品牌歷史上卻早有先例。新推出的Pocket Watch Tourbillon GMT Ceramica兩地時間陀飛輪陶瓷懷表采用直徑59毫米的Radiomir表殼,內部搭載配備陀飛輪調速裝置的P.2005/S手動上鏈機芯。12條短桿鏈接著機芯外殼,令機芯看起來像是懸浮在中央一樣,其表盤采用鏤空工藝裝飾。同樣由黑色陶瓷制作的表鏈,只需按壓一個小按鈕就可以輕松取下來,表鏈鏈節的外觀設計源自航海測鏈,它們通過萬向節鏈接在一起,實現表鏈的裝卸,借助專用支架即可將這款懷表變成一款座鐘。
對于懷表,有人喜歡古董原作,因為它除了代表著當初出色的技術能力,更蘊含著歷史文化、特殊的情感與情懷。而有些人則更偏愛復刻的新作,外形與設計上一脈相承,但是卻不用擔心時間對部件造成的損毀,走時精準,維修保養都更為便捷。當然一些特殊年份的復刻版懷表更是可以勾起人們對于那個年代的特殊情感。像是之前浪琴為品牌180周年所做的一系列復刻款懷表,你會發現就算極大地保留原作的設計,也不會有絲毫的違和感。以當年品牌創始人奧古特·阿加西生產的第一只浪琴懷表為藍本的浪琴Lépine機芯180周年限量版懷表,就是這樣的。就算這款懷表的設計經過180年的洗禮,再次走到市場上,你依然會覺得它不流俗,充滿魅力。
我們如何來定義經典,那就是往往不會隨著潮流的更迭而淡出人們的視線。想成為經典就需要獨特的設計,引領潮流的創意。尤其是當腕表在20世紀初期開始風行之后,外觀與精巧的設計,締造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腕表佳作。
比如說由著名制表大師Gérald Genta在1972年為愛彼做設計的皇家橡樹系列。這款八角形外觀的腕表,在當時可謂與潮流逆向而行。在那個小表充斥市場的年代,39毫米的表徑可算是個“龐然大物”了。同時率先使用精鋼材質制作表殼,在當時也算是創舉。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款當時特立獨行的腕表,如今已經成為愛彼不可或缺的經典系列。每年品牌都會將最新、最復雜的技術加入到該系列之中,讓其一直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
開創性同樣是難以超越款式共同的特性。作為現代潛水腕表的寶珀五十噚就是這樣的作品。1953年為法國海軍蛙人部隊所設計的這款腕表,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從它開始創立了現代潛水腕表的標準:單項旋轉外圈、下潛深度顯示與夜光顯示。實用且表現出色的品質,讓其投入使用后就成為了多國特種部隊的專業潛水腕表,同時也躋身經典腕表的行列。而隨著時代發展,寶珀更是推出了一系列五十噚系列佳作。像是其五十噚全日歷飛返計時月相腕表,不僅保留了五十噚超強的深潛能力,更加入月相全日歷功能,令性能更加強大。計時功能由寶珀經典聞名的垂直導柱輪(可以驅動計時碼表秒針的垂直制動機制),以導柱輪控制計時功能的運作,采用垂直離合機制,使計時的啟動和停止計時動作更加順暢。同時兼具飛返計時功能,只要單個按鈕,即可瞬間停止計時、歸零,并重新啟動計時。
成功絕對沒有偶然。1930年當時有兩位葡萄牙的商人Rodriguez和Teixeira向萬國定制一批具有懷表般精準度的手表。于是萬國表便選用了已經停產的,具有天文臺表般精準度的74型機芯,并專門打造了一個古典款式的不銹鋼表殼裝載這枚機芯,同時也宣布了葡萄牙系列的誕生。在那個時代,大尺寸的腕表還沒有流行,葡萄牙腕表系列卻采用了特大的直徑打造,再加上不銹鋼材質,純白表盤,柳葉形指針和阿拉伯數字時刻都透露著十足的典雅氣息。并于1939年至1981年間,生產了699只葡萄牙系列手表,其中采用74號機芯就有304只,另外的葡萄牙系列均采用其演化而來的98及982型機芯。自此之后此系列大尺寸搭載的懷表機芯款式,也奠定了萬國表獨特的地位。而如今的葡萄牙系列腕表,依然保持著一脈相承的獨特特質,柳葉形指針與阿拉伯數字時刻等都延續著萬國表葡萄牙系列一直以來的優雅典范。
演繹經典就是站在前人的基礎上加入更多時代的特色,融入更多當代的審美需要。比如萬寶龍所推出的維萊爾1858系列,這一系列表款,都源自被萬寶龍收購的美耐華表廠(即現時的維萊爾萬寶龍制表廠 Montblanc Manufacture Villeret)。這家曾憑借研發計時機芯聞名業界的表廠,曾在瑞士的鐘表行業有著重要的地位,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家表廠因為各種經營問題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如今隨著萬寶龍的執掌,表廠中許多傳統的計時腕表又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就像在這里提到的萬寶龍維萊爾1858系列復刻版測速日歷計時碼表。這款計時腕表,靈感源自當年表廠內保存的測速計時碼表,表盤特別的雙重測速刻度依然保留了非常傳統的樣式,再現了當年此款計速腕表的外觀。不過內在全新研發的Caliber MBM 16.32機芯則為其增添了新的助力,令其在性能上有了更加突出的表現。
除此之外,豪雅以Carrera Pan Americana為靈感設計的卡萊拉腕表,更是計時領域一款極具特色的表款。這款腕表由豪雅品牌第四代傳人Jack Heuer先生于1963年所設計,作為賽車運動的愛好者,Jack Heuer先生將許多針對賽車手需求的功能加入了這款腕表之中。一經推出便大獲成功,如今已經成為豪雅標志性的腕表系列之一。為了紀念這一經典系列,豪雅曾在此前推出了原作的復刻版腕表,卡萊拉Calibre 1887計時碼表杰克·豪雅80周歲限量版。這一系列腕表在很多細節上都恢復最早表款的設計,如指針與阿拉伯數字刻度都還原了當年的風貌。
說到回歸,有時候我們會發覺,最初的就很好。也許這就是我們想說的,即使時光再怎么變遷,經典的設計卻從未褪色。像是今年羅杰杜彼所推出的全新Hommage系列,該系列源自20年前羅杰·杜彼先生的偉大構想。羅杰·杜彼先生說:“當我年輕時,我總是被那些靚麗的表盤所吸引,它們帶給了我無限夢想。我的制表旅程起始于家鄉教堂的鐘塔和那些從塔旁走過的歲月,這令我瘋狂地迷戀上鐘表機械。我于1995年成立Roger Dubuis制表廠之后,便決定創建一個腕表系列來向曾經協助我在鐘表技藝上獲得精進的老師和朋友們致謝,系列的名稱就叫做Hommage(法文‘致敬’ 的意思)。”如今,這一系列運用璣鏤紋飾打造出光彩更加奪目的表盤,而且羅杰杜彼所使用的璣鏤技術與傳統工藝不同,跳過了工藝中“乳化”的步驟,使光線能夠以特殊的方式反射于璣鏤紋飾上,增加了視覺效果,同時也增加了工藝難度。并且整個系列都擁有羅杰·杜彼先生本人的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