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回看戲,是小學時組織看《茶館》,第一幕沒演完就去會了周公,到了高中,這個劇本和《雷雨》作為課文,大部分學生都曾經排演過這兩個課本劇。近幾年,許多中學戲劇活動如雨后春筍,各種比賽、展演中還時常可以看到學生們穿著借來的衣服,弓著腰堆著笑演王立發,總有一些剎那被這些雖然有些幼稚卻真誠的詮釋打動。對于下班結伴兒看開心麻花的白領來說,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作為中國話劇最高殿堂,總演一些“曲高和寡”的、讓人走出劇場仍舊很沉重的作品,但是人藝走進高校賣這些經典劇目的學生公益場的票,總是有學生提前幾小時排隊,為了最后幾張票而打起來。相比許多經典復排之后因與當代現實生活和觀眾觀劇習慣之間無法彌合的鴻溝而產生出了些許尷尬效果,《茶館》的演出在今天仍然是成功的,結尾三個老人撒著紙錢,為自己,也為一個時代吆喝著送葬的調子,這場面仍能夠讓劇場里的觀眾一陣陣起雞皮疙瘩。
第一批看茶館的觀眾老了,第一批把《戀愛的犀?!放鯙閻矍槭ソ浀奈那鄠兇蠹s也結婚生子了?!包S昏是我一天當中視力最差的時候”的第一千次吟誦是由趕回來參加狂歡的郭濤完成的,孟京輝不僅在郝蕾演唱時強迫劇場老師把音樂推到最大直到音箱爆了才罷休,甚至在演出中上場跟演員一起跳舞,整個觀眾席心潮澎湃,不亞于任何一場明星演唱會。青年的孟京輝就這樣火了,從沒地兒演戲決定煤堆上朗誦劇本到擁有一批粉絲,鐵桿兒到看不懂他的戲只會狠狠反思自己的智商。從中央戲劇學院走出來卻在排練中一再要求自己工作室的演員不要陷入“爬行的現實主義”的孟京輝從被貼上先鋒的標簽至今幾十年過去了,五十多歲有了孩子開著奧迪仍然保持憤怒的先鋒導演,想想也是不易。
1986年《暗戀桃花源》在臺灣首演的時候,今天在劇場外等黃牛票的觀眾可能還沒出生。這個戲的由頭真的是一個排練場租給了兩個劇組,賴聲川是一個隨機應變,樂于在與演員工作的過程中產生構思的導演。從《暗戀桃花源》成功進入大陸市場,表演工作坊的作品陸陸續續踩著腳印兒來了,可惜像《暗戀》一樣的作品,除了近幾年的《寶島一村》,真正站住腳跟兒的劇目著實不多,就連噱頭大得頂了天兒,幾乎可以靠曬票根兒炫富的《如夢之夢》,看過八個小時之后的觀眾也難免有點兒暈劇場。臺灣的話劇大多溫情無害,沒有我們劇場里的那種“憤怒”,殊不知好的溫和與憤怒都是要有情懷支撐的,不然前者可以是磨滅意志的溫柔鄉,后者就是屏蔽人性的戰場。
高爾基曾經說,文學即人學,戲劇何嘗不是如此。長演不衰的經典總是點醒人心,從劇場走出去變得更好一些的人會把這一點點好傳下去。
變形金剛30周年展覽
即日起至10月5日,在澳門威尼斯人的金光會展展覽廳F館持續展出,為慶祝風靡全球的變形金剛誕生30周年。粉絲們可透過展出的超過1000件不同年代的變形金剛模型以及全球首個兩米高的3D變形金剛全息投影領略設計的變化。展覽劃分成10個互動展區,讓訪客在不同場景體驗變形金剛的刺激世界。場內更獨家發售多款變形金剛精品,包括全球限量發行的30周年Q版模型。
“打開音樂之門”音樂節
作為北京音樂廳21年歷史的品牌,即日起至8月31日,“打開音樂之門”的“名家名團”板塊中,胡詠言執棒的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將帶來多媒體視聽音樂會《彼得與狼》;“天籟合聲”板塊安排了《愛我中華》等五場音樂會。“國粹經典”板塊中,古琴名師趙家珍奉上多首傳世之作;“古典與時尚”板塊中,比利時鋼琴家弗洛里安·諾雅克演奏的貝多芬讓你癡狂。
弗拉門戈舞劇《卡門》
9月13日、14日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上演。再次來華巡演的西班牙穆爾西亞舞蹈團為中國觀眾帶來了全新作品,上半場經典弗拉門戈舞劇《卡門》,下半場為全新編排的弗拉門戈集錦,來自卡門與瑪蒂爾德的最新創作《紅酒與玫瑰》,在原有舞蹈演員的基礎上,增加了樂隊編制。西班牙穆爾西亞舞蹈團成立于1985年,由卡門和馬蒂勒姐妹領導,在國際演藝舞臺上是頗受主辦方歡迎的藝術團體。
芭蕾舞《天鵝湖》
9月22日至9月26日在保利劇院演出。俄羅斯莫斯科州俄羅斯芭蕾國家劇院(Russian State Ballet)具有國際一流的演出品質及榮譽。他們既保留了芭蕾舞歷史的重要傳統,又體現了高度的表現藝術和芭蕾舞技巧。劇院演員的表演具有強度和力度,超越了音樂和舞蹈的界限,而這往往是歐洲芭蕾所欠缺的。
林科個展《L in K》
7月26日至8月31日在楊畫廊舉辦。在網絡世界里我們總是自己的主角,試圖在里面尋找到有別于平常生活的奇遇。林科的作品意圖在這些微弱的縫隙里揭露出我們存在的實體命運。那些看似無聊的拖拽與復雜粘貼、放大縮小等習慣性語言當中,藝術家發現了生命欲望的真實面貌。林科的作品雖然看上去輕松幽默,骨子里卻還是帶著一種悲劇化的敘事情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