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壞一點就不能吃?
最近網上說蘋果爛一點就不能吃,因為即使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過果汁滲入了細菌的代謝物,甚至還有微生物開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導致人體細胞突變而致癌。這是真的嗎?
判斷:不是。
論據:一般來說,爛果子的成因可分成三類,一是微生物入侵引起的霉變腐爛,二是磕碰引起的機械性損傷,三是低溫引起的凍傷。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因為霉菌感染變質的果子,確實不適合食用。但不同的爛法要區別對待,那些因為碰撞和凍傷造成的爛果子,還是可以吃的。純屬碰傷的爛蘋果只會給人帶來感官上的不悅。只要在碰撞后短時間內吃完,這類壞果子并不會影響我們的健康。雖然成因不同,但是凍傷香蕉和碰傷蘋果都是細胞的破損。如果沒有細菌繁殖,這類壞果子也是相對安全的。不過,由于細胞的破損,氨基酸、糖和無機鹽等從細胞中流出來,給致病微生物、真菌的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一旦被霉菌侵占,問題就不同了。
食品條形碼“8”開頭即為轉基因食品?
“8開頭均為轉基因食品”的帖子引起不少關注,稱進口水果標簽以“8”開頭的均為轉基因食品。食品條形碼“8”開頭與轉基因有關聯?
判斷:不是。
論據:目前我國實行的是國際通行的13位GLN(Global Location Number)編碼,該系統中,編碼的前7位為廠商識別代碼,即表示產品來自哪個國家、地區及企業,第8到12位數字則是位置參考代碼,即產品的出產地址,最后一位則為識別碼,這是供零售商銷售時使用的。其中并沒有哪一位代碼與是否為轉基因食品相關。走訪一些超市發現,某些進口食品的編碼確實與國內商品有所不同,其實這是因為不同國家所使用的編碼系統不同,有些國家進口的農產品實行的是PLU(Price Look Up Code)編碼系統,該編碼系統會對產品的有機、傳統種植及是否為轉基因食品等信息進行標示,但我國并未引進該編碼系統。
富氧水是最健康的飲用水?
近日國內某飲料商推出了一款名為“富氧弱堿性水”的產品,聲稱“溶解氧含量為普通飲用水的6-10倍,讓你徹底遠離缺氧環境,擺脫亞健康的困擾”。真的有這么神?
判斷:不是。
論據:在近年的研究成果中,確實有初步推測高含氧水與解酒效果有關。但日本名古屋大學的石田浩司在2006年以學生為對象的實驗結果中,發現飲用高含氧水并不會改變任何生理指數。反而發現飲用高含氧水會短暫地增加體內自由基的生成,且機制仍不明。因此,以高含氧水來改善身體健康,欠缺實質的科學證據。根據現有的科研成果,提高飲用水溶氧量并無助于人類健康、生理機能與運動表現的提升。且富氧水氧氣含量遠低于空氣,氧氣通過胃腸道吸收的效果也遠不及肺部。另外人吸入過多的純氧反而會導致肺泡損傷、視網膜剝離等氧中毒癥狀。因此宣稱以富氧水來改善身體健康,更是缺乏實質的科學證據。
紅豆杉泡水喝易中毒?
不少人用紅豆杉泡水或泡酒喝以防癌抗癌。最近卻有消息稱,紅豆杉直接泡水服用并不科學,長期大量飲用可能引發慢性中毒,這是真的嗎?
判斷:是。
論據:紅豆杉的植株能提取出抗癌成分紫杉醇,而紫杉醇是世界公認的低毒高效的抗癌藥物,作為臨床上最常用的化療藥物之·,紫杉醇能有效阻止癌細胞的增殖,可應用于治療肺癌、乳腺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但紫杉醇不溶于水或酒精等,其萃取技術很復雜,大眾用紅豆杉樹皮或根莖泡水、泡酒或煎藥喝,其防癌或治療癌癥的效果非常有限。紅豆杉中除了紫杉醇外,還內含許多化合物,和很多藥物一樣具有一定毒性,在沒有醫生的指導下,長期大量飲用后,可能會產生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白細胞下降、心律不齊等嚴重毒副作用,主要表現為頭昏、瞳孔放大、惡心、嘔吐、肌無力等。專家建議,紅豆杉雖能入藥,但服用過程中必須遵循醫生指導,以免造成慢性中毒。
榴蓮配牛奶會中毒?
“吃榴蓮之后喝牛奶,毒過眼鏡蛇。又一游客客死泰國異鄉……”近幾天,網上一次次被頻繁轉發的信息讓喜歡吃榴蓮的人大吃一驚。果真這么恐怖嗎?
判斷:不是。
論據:食品科學與營養系教授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吃榴蓮后再喝牛奶會中毒。牛奶與榴蓮是冷飲中很常見的搭配,像榴蓮奶昔,一些雞尾酒里也加榴蓮和牛奶,牛奶本身并沒有什么禁忌,所以說榴蓮加牛奶導致咖啡因中毒是無稽之談。至于榴蓮與酒,曾有研究表明,榴蓮有含硫的化合物,對于體內可代謝酒精的一種酶有強烈的抑制作用,榴蓮與酒同食可能會增加醉酒的風險,但缺乏確鑿證據證明,榴蓮與酒同食或者短時間相繼食用會導致嚴重后果。榴蓮和可樂同吃也是同樣道理,從化學角度說,這兩種物質并不會產生相關的化學反應,不存在導致中毒的因素。不過醫師提醒,吃榴蓮也要適可而止,因為其糖分多、脂肪高,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反應。
酒煮海帶能抗癌?
“‘酒煮海帶’能讓癌細胞自殺!”近日,一則這樣的消息在朋友圈風傳。但這種方法真的能抗癌嗎?
判斷:不是。
論據:首先喝酒在癌癥的治療中是不允許的。美國的癌癥指南中曾明確指出,癌癥患者不提倡喝酒。因為酒精的活性代謝產物比如乙醇是具有致癌作用的,同時,酒精還能作為溶劑促進致癌物進入細胞。海帶中雖然含有多糖、纖維,但也不能過度食用。因為不僅會導致碘中毒,同時菌藻類的植物非常容易觸及重金屬,經常食用還容易造成汞中毒。另外,即使這個方法在個例身上有效,也不代表適用于大樣本的普通大眾。每個患者的病情都不盡相同,身體素質等各方面也存在差異,不能抱有僥幸的心理。所以,這樣的方法在沒有經過大量的研究和科學實驗證實的前提下,患者最好不要貿然使用。一旦發現患病就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否則會延誤病情。
連吃5個獼猴桃能治口瘡?
得了口瘡有啥妙招能夠立刻見效?最近網上流行著一種偏方:一次性吃5個或以上的獼猴桃。這是真的嗎?
判斷:不是。
論據:口腔潰瘍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也就是說,很多疾病都會有潰瘍或者糜爛的表現。平時最常見的口腔潰瘍就是復發性口腔潰瘍,老百姓稱之為“口瘡”。口腔潰瘍傷口不一定很大,但發病原因非常復雜,通常與患者自身免疫、遺傳因素、環境以及全身機體狀況等因素相關。同樣是口腔潰瘍,由于個體差異,患者發病情況不同,潰瘍的大小不同,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通常潰瘍越小,愈合的速度也就越快;有的潰瘍甚至不治療也可很快自愈。獼猴桃富含維生素,雖可以起到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但一次性進食5個獼猴桃有可能會增加腸胃負擔;此外,獼猴桃酸性較強,在食用時很可能會刺激潰瘍,導致疼痛加劇。因此,如果潰瘍發作頻繁、潰爛比較嚴重,還需及時請專業醫師進行正規的系統治療。
甘蔗發紅有毒?
在正值甘蔗大量上市的季節,不少愛好甜食的市民都想過把嘴癮。最近,網絡上出現了“甘蔗發紅千萬別吃,會中毒!”的消息。這是真的嗎?
判斷:是。
論據:營養科主管營養師介紹,甘蔗含糖量十分豐富,如果保存不當或儲存時間過長,就有可能發紅。發紅就是甘蔗變質了的表現。營養師還表示,變質的甘蔗不同于其它變質的水果,變質甘蔗中含有多種毒素,其中可能有一種毒素叫節菱孢霉菌,這種霉菌能分泌一種名為3-硝基丙酸的神經毒素。變質甘蔗中的部分毒素會使人出現上吐下瀉的現象,而節菱孢霉菌則會侵害人體的神經系統,會使人出現頭痛、惡心、嘔吐、昏迷等癥狀,甚至可能導致癱瘓并危及生命。所以,已經發紅的甘蔗,一定要扔掉。營養師建議市民在購買甘蔗時,發現發紅、帶有暗褐色或者吃起來有些發糠的甘蔗,都盡量不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