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宣布他的總統中心和老布什、克林頓、約翰遜總統中心合作,成立總統學者培訓項目(Presidential Scholars Program ),選拔美國各地各行業具有領導潛質的人才,資助他們接受領導力培訓。
根據相關網站介紹,項目總共提供100個小時的培訓和案例分析,其中有不少案例來自最近幾任總統。授課老師來自四所總統圖書館掛靠的大學(其中有三所來自得克薩斯)、前白宮官員甚至包括前總統自己,尤其是目前還比較活躍的克林頓和小布什—這兩人也是該項目的主要發起人。
今年我在小石城開會期間,曾有幸由克林頓一位幕僚(總統信函辦主任)當“地陪”,參觀過克林頓圖書館。我發現,這種總統圖書館,不僅僅是前總統個人成就的陳列,還是一個豐富的教育基地。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經常有學生來這里接受公民教育。只不過我懷疑,人們到此,也多為“到此一游”,這種余熱發電的“發電廠”被閑置。幾家“發電廠”聯合起來,求同存異,使得政治余熱發揮,教育下一批未來的領導人,也是很有意義的。
約翰遜、克林頓兩位是民主黨前總統,而老布什、小布什為共和黨人。世界上,在這種層級能結盟辦教育的做法比較罕見。在很多國家,下野領導的苦悶,或許就如同余光中筆下的鄉愁—這鄉愁如一座監獄,我在里面,你在外面。約翰遜、克林頓、老布什、小布什能團結起來,聯手做事,這是不脛而走的一種軟實力。
領導力培訓,在美國可以說是個機構都可以去辦,多如牛毛,但這四大總統的奇異組合,給人發出的一個很明確的信號是,大家政見和立場或許相左,但是仍然可以一起協作,共同促成某項結果。在發布座談會上,克林頓說美國憲法應該加個小標題:“我們達成交易吧!”領導力包括協商和妥協。林肯總統就曾為了通過廢奴的法案,做了一些“交易”,比如給一些議員封官許諾。領導力培訓項目,其中的教育內容也包括這種程序正義和目的正義的微妙平衡。所有這幾個前總統都珍惜“帶著分歧合作”的工作方式??肆诸D稱,他當總統的時候,常告訴剛到白宮的小年輕,他不喜歡聽到大家揣摩他的心思,說他知道的事,想聽的話,“否則我還不如讓電腦來管理白宮。”他一直把能夠傾聽不同聲音視作領導的核心品質之一。
該培訓項目的成立,發出的另外一個信息是我們老早就說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領導力沒有那么玄,并非天生,可以造就。小布什說領導者有一些品質,比如“謙卑”、“安全感”、“勇氣”不好去教,但是很多其他的品質是可以習得的,包括培 訓課程所包括的“遠見和溝通”、“決策”、“影響和勸說”、“建立聯盟”四類。一些普通人,假以適當培訓和工具,都可以不斷改進這些技能。而上述四位前總 統在這些技能上也是不斷改進的。這樣的認識,在美國已經不算新奇,可是在其他一些地方,什么人天生能當領導,什么人天生不是領導,這類異端邪說還屢見不鮮。
還在世的前總統投身教育和培訓,給人最大的啟發,是領導者結束自己的任期之后,應該有什么樣的追求。小布什退下來之后,一度熱 衷作畫,甚至還辦了畫展。他說這不過是想“留下點什么”。這樣的培訓項目,能讓他更好地達成此目標。一個人的政治遺產,不應該是緊接著做某人的后臺,扶持 某個自己人—施加這樣的“影響”,有效期都很有限,非有遠見的領導所為。教育則是放長線釣大魚,真正能延續一個人的政治生命。
這幾個退休總統很會玩,離開了白宮,能這樣去想,這樣去做,給人啟發不小?;蛟S他們還應該增加一些公開課,比如“如何做合格的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