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使用上了打車軟件,一向自由散漫的我立馬有了種生活在契約社會里的高大上感覺。
手指隨便動一動,就有司機接單,然后我只要做優雅狀氣定神閑乖乖在路邊等待就好。不像以往,得努力瞇著高度近視眼,查看遠方來車,還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觀測敵情,看是否有人搶車。最辛苦的是大冬天,往往得迎著亂飆的北風,無論事先多么精心打理好的梨花頭,最后都會變成蓬頭。
用上了打車軟件,腰不疼了腿也不酸了,像我這種又患有路盲癥的社會關愛人士,還免去了電話訂車時的溝通,要知道,和陌生人解釋自己的地理位置壓力真的很大。默默地下單、等待,憑借App里和司機達成的約定,便能成功出行。
那種感覺簡直像古代愛情故事里的情節,雙方就憑口頭約定,說好三年后的今天在村頭柳樹下見,從此沒有電話沒有微信沒有QQ,不用反復詢問對方“你確定去嗎”“你到了沒”“你到哪兒了”,到時間就往那樹下一站,和你約定的人自然會來。App里結下的契約讓素昧平生的兩個人之間達成共識,走向同一個方向。沒想到,打車也成了略有古意的一件事。
關于契約,最讓我感動的是我一朋友的德國上司。上司半年前離開中國回德國工作,臨走前,朋友對他說,自己和公司的合同明年1月到期,如果德國有好的工作機會,他很愿意去。對方說,好。從此兩人一別半年沒有聯絡,對方杳無音訊。嘩一下半年過去,朋友接到了來自德國的電話,前上司在電話那端焦急地問:“你怎么還沒來?行李收拾好了嗎?你這邊的工作手續我全都幫你辦好了!”這位德國先生,堪稱一諾千金的典范。
可惜的是,打車軟件里的約定,對雙方實在沒有任何實際的束縛作用。碰上不守約定的司機,只能認栽。一位朋友在廣州叫車,眼巴巴地看著接了單的司機在地圖上的位置離她越來越遠,從最初的400米變成了1200米,打電話過去問,對方說不來了。這位司機的個性真是和我一樣自由散漫。
雖然有被放鴿子的風險,但是打車軟件優惠實在不錯,所以,這個沒有實際束縛力的契約還是值得一試。要知道,一不小心打個15塊錢的起步價,回頭返還13塊,最后只需要付2塊錢,完全是我們絲也能承擔得起的公車價!
最奇葩的是我一朋友,他在車上用支付寶給師傅先支付了45元,然后返還10元,到了目的地打表是43元,他又用微信支付了48元,又返還了10元,師傅給了他50元現金。最后,因為微信支付實在火爆系統繁忙,司機收款信息反饋延遲,他支付的那48元被全額退還!最后這家伙實際支付車資23元,他還賺了25元!真是一諾賺千金。
也有很另類的司機。那天我就遇上一個,問師傅為啥沒裝打車軟件,師傅說,出來混總要還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從來沒有過。說完他就打了一個電話給朋友約著晚上去唱歌,準備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聽說上海或將逐步取消揚招出租車,對此我還是略有遺憾。這樣就再也看不見美女在街頭露大腿打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