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長木公園略顯冷清。沒有了熙熙攘攘的游人,天空中飄著牛毛般的細雨,然而那份閑適足以彌補冬季的冷清感。盡管天氣不大好,看上去灰蒙蒙的,但空氣非常新鮮。
湖的邊緣結了一層薄薄的冰,灰雁懶洋洋地在湖邊的草地上踱來踱去。沒有了天鵝為伴,它們倒也落得個清靜,覓食完畢便閉上眼小憩片刻。游人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漫步在長木公園內,濃郁的樹林,寬闊的草場,更似一幅水墨畫卷,絲毫不覺乏味。
杜邦先生親自設計的花境步道是整個長木公園中最早的一個花園。據朋友介紹,除了冬天,這個地方都是色彩的海洋,從紫色的花卉一直向東,逐漸過渡到藍色、粉色、紅色、橙色、黃色直至白色,整個花境步道就像一道清新絢爛的彩虹。恰逢公園里的人不多,走在花境步道更多了一份從容和輕松。
作為化學家的杜邦,在園藝上也非常有天賦,整座公園的布局都是他親自規劃設計的。這里種植了多達11000種植物,數量足以媲美一座普通的植物園。但是長木公園更加注重園林景觀和植物搭配,非常有觀賞價值。皮爾斯·杜邦曾經游歷過法國、意大利等國家,所以他主持設計的園林景觀及建筑更具歐式風格。雖然冬天的意大利噴泉并無水涌出,但其所處的位置和精巧的設計,更能顯出杜邦的匠心獨具。
冬天來長木公園,溫室是不容錯過的。
建成于1921年的玻璃溫室也是長木公園的標志性建筑。不同的季節來,可以在溫室里看到不同的花卉,比如說春天的水仙、迎春花、郁金香和百合。而冬季的蘭花室、沙漠植物區、月季園和棕櫚植物區最為茂盛。
花園小徑是溫室內最溫馨的地方,漫步其間宛如徘徊于自家的花園,溫暖、舒適。有蜿蜒的灌木做背景和骨架,淡雅的花境顯得錯落有致,色彩清新。流連于此的游人累了便坐在小徑的長椅上,聞著淡淡的花香,感受冬日的另一種美好。
溫室,或許是冬天里人們懷著對春天憧憬的地方。
1954年杜邦先生去世。按照他的遺囑,長木花園中最精華的350英畝被捐出作為一年365天向公眾開放的公園。長木公園現在的運營資金主要來自門票收入和杜邦基金。杜邦先生在化學領域為人類造福的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一片寧靜的植物奇觀——長木公園,因此人們又將長木公園稱作杜邦公園。
